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石油领域产教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docx
文件大小:41.6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3千字
文档摘要

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石油领域产教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杨丽丽,蒋官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a.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b.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2017年教育部召开三次新工科建设会议,切实推进了新工科建设的步伐。2017年2月,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参会专家针对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建设路径充分研讨,最终达成了10条共识,称为“复旦共识”;2017年4月,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了新工科建设研讨会,此次会议确定了新工科的建设目标,制定了建设行动路线,称为“天大行动”;2017年6月,教育部又在北京召开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提出新工科建设指导意见,系统部署了新工科建设,称为“北京指南”。三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新工科建设的正式启动[1]。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工业能源。随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油气需求强劲增长,国内油气产量的增速远赶不上消费增速,迫切需要学校与企业联合创新升级油田勘探开发理论技术,聚焦前沿勘探新领域与资源新类型突破,千方百计提高国内石油供应能力。因此,新工科背景下,在石油领域进行产教融合教育实践探索意义重大。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也随着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而具体化,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几乎呈井喷式增长。石油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变化,不再单一考量理论知识的储备量,而是更加专注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产研究的毕业生才会受到行业的欢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是要求人才培养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与创新思维开发为一体[2]。结合目前石油领域教学情况,在新工科背景下的石油领域产教融合教育应注重以下三个问题。

如何权衡传统特色与新工科需求、产教融合与理论深度,使培养的学生精准对接石油企业需求,防止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偏离重点,是高校在制订培养计划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首要问题。学生培养计划可以根据专业研究方向、学生兴趣进行半自由式选择,专业研究方向固定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及专业相关实践技能,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可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学术钻研、实践技能探索,使学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新工科背景下,“产”与“教”应该呈现相辅相成之态,二者理应兼顾考虑。

传统教师考核体制下,大多数高校教师仍以传统方向的研究为主,缺乏主动提高自身工程能力及掌握人工智能等新知识体系的意识,较少关注新工科背景下的技术变革,这也是高校教学内容理论与工程实践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授课教师应具有时代发展的先进性,通过学习专业学术性期刊、参加学术会议,不断了解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掌握石油行业发展方向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积极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

由于大多数新工科建设都处于实践阶段,如何在培养计划中体现新工科素质的要求,并使该考核结果能够反馈于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新工科教育模式效果,仍没有标准答案。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具有较大限制,应当设置关于实践创新能力的相关考核。

石油领域的学科具有应用性强、交叉学科融合丰富等特点,内容涵盖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输送、炼制加工等,融合了力学、工程、地质、化学、化工等多领域的知识。发展石油学科,应打破学科专业界限,促进学科交叉,形成石油学科专业的新结构,构建特色专业群。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首先要优化学校内部的跨学科合作模式,鼓励各院系、各学科之间积极交流合作;鼓励不同专业团队加强项目合作;鼓励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导师跨院系招生。倡导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团队进行学科竞赛和学术交流,通过学术碰撞和辩论,促进不同学科的充分融合,也为学生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关于学生课程设计,可设立相对自由的选课模式,将化学、化工、力学及人工智能等多门交叉学科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学生可综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特长自由选课。突破培养方案单一的局限性,遵循“一人一方案”的原则,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积累丰富的知识。

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应用能力等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考核时要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从成绩构成和评价主体多元化等方面出发,使课程考核标准由分数高低的比较变为综合能力的比较,使学生不再只注重期末考试和卷面分数,而是真正从学习过程着手,切实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授课教师需要根据课时与课程体系结构设计理论知识考核方案、技能实践操作、专业态度展示等,比如依据课程内容对学生分组,根据课下调研、课上理论知识学习进行课堂多媒体展示与讨论,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又促进学生掌握石油行业发展动态。授课教师需要根据课程进展随时调整课堂展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