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油气特色海洋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以“普通地质学”为例.docx
文件大小:44.27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5.94千字
文档摘要

油气特色海洋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以“普通地质学”为例

李海燕,于福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自此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加快了步伐。高校的每一门课程都应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和道德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2],更是把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

近年来,全球重大油气发现70%来自海洋,海洋已成为世界油气勘探开发最重要的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在应用层面针对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强调海洋(包括深海、极地)石油与天然气资源钻采、开发、集输、海洋油气装备等关键技术和前沿问题。海洋环境复杂、工作条件艰苦,参加工作后稳定性不强,使得本专业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如何引领学生提高对专业的认可度和自豪感,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石油精神,使其成为我国未来海洋油气工业的高素质人才,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普通地质学”作为海洋油气工程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阵地。本文探讨在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估,建立油气特色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普地地质学”课程思政教育新模式。

“普通地质学”是一门帮助学生进入地学殿堂、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启蒙课程,涉及地质学全部基础知识的最必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兴趣、为今后从事油气工程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4]。“普通地质学”课程针对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大一新生开设,此专业学生在高中时期为理科生,基本未曾接触地质知识,认为“地质”一词太过抽象,而地质知识对于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来学习油气开采知识尤为重要,如果地质知识掌握不牢固,油气开采知识就是空中楼阁。因此,激发学生对地质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地质基本功,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教师在课堂上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比如:地球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地球上的海陆是如何变迁的?人类的梦想“上天、入地、下海”、国家的“三深”(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重大计划跟地质有何关系?对于这些充满科学性和趣味性的问题,通过教师全心投入、热情洋溢的讲解,满足了新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由浅入深的授课,自然地介绍了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和地质工作的崇高和伟大,激发了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一位学生写道:“以前觉得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跟地质关系不大,觉得没必要上这门课。听了老师的课,认识到地质跟油气开发关系密切,发现自己非常喜爱地质了,以后要多自学一些其他的地质课程,如‘沉积相’等,为将来更好地开采石油奠定基础。”

此外,教学团队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学赛结合”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对地质的兴趣。多年来,普地教学团队在每年十二月份定期组织举办校级“普地大赛”。通过地质基础知识笔试,从250多名参加预赛的学生中选出24名学生组成8支参赛团队参加决赛。每个团队包括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各一名,这样既有利于巩固专业思想,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决赛采取现场问答、抢答等环节,评委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普通地质学”任课教师组成,最终经过激烈角逐评出一、二、三等奖。然后再采用“优选实训式”教学手段进一步培养获奖学生,如带领学生开展野外地质考察,参加教师的科研实践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质技能以参加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大赛。该竞赛是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学会等发起的全国性地质技能竞赛[5],旨在提升大学生学习地质的热情、提高大学生野外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地学知识解决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高等学校提高地质人才培养质量[6]。该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吸引全国50余所高校、160余个团队、60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自2012年以来,我校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说明实施的教学改革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质知识的兴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普通地质学”课程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