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考点同步解读
《传统工业区》这节课属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
成与发展》第三节,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
其中前两节课主要介绍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的形成,而传统工业
区这节课则是在前两节所学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形成条件,衰落的原因,综合整
治的措施,并能借鉴他国的经验对中国的传统工业区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本课的学
习还为后面新工业区的学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聚焦
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注意化繁为简,学会归纳具有条理性的知识点。针对不
同的案例由区位分析入手,找出其发展的条件和具备的特点,并能够将规律应用到类
似的案例中去。学习传统工业区部分,要注意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去理解它的兴起、
衰落、治理。由于传统工业区的交通、矿产、产业条件都较为优越,因此此类问题很
容易在综合习题中有所体现,建议学生借此机会对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地理概况
进行归纳总结。而对于新工业区部分重点把握其与传统工业区的不同之处,学会应用
它的特点和兴起条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
3.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工业区的特点、条件
4.掌握美国的“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联系本地实际,以广州钢铁厂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并让学生通过计算
机模拟软件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第1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
热情;
2.联系家乡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
教学重点
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考点同步解读
核心素养聚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
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
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板书: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5页第一自然段,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
“一”一个核心:大型企业
第2页
“二”两个区位条件:煤、铁
总结:传统工业“三”三个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四”四个典型地区
“五”五个工业部门
德国鲁尔区:指导学生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思考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形成心理地图)
(2)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3)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的影
响?
(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5)鲁尔区综合整治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师生探讨:①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②鲁尔区没有铁
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③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④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
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总结板书: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充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