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NUMPAGES2
《企业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06
课程类别:A类
学分/学时:8/144
适用专业:会计
适用年级:高二
制订人:
审订人: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企业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和《剑阁职中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课程的性质
《企业会计实务》课程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技术平台课模块下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让学生从整体上对会计六要素的核算有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具备在企业会计相关领域中进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基本职业能力,并为后续学习专门化课程做前期准备。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财经基本技能
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的数字规范化写法、点钞技术、小键盘翻打传票技术、计算器应用以及珠算技术等基本财经技能。
2
基础会计
掌握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结构,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会计实务操作
了解会计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具备核算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职业能力,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
2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
企业认知、日常经济业务核算和期末会计事项处理的能力。
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明白会计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掌握各项常见具体经济业务(往来账项、财产物资、职工薪酬、收入、利润等)的核算方法;
3.熟悉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能力目标
1.能正确应用会计准则,独立完成具体经济业务(往来账项、财产物资、职工薪酬、收入、利润等)的账务处理工作;
2.能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能正确应用账务处理程序。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廉洁自律、抵御利益诱惑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会计新知识、新技术及表达、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的能力;
4.培养岗位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144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概述
8
理论型
2
货币资金核算
8
理论型+实训型
3
应收及预付款项
12
理论型+实训型
4
存货
18
理论型+实训型
5
固定资产
12
理论型+实训型
6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8
理论型+实训型
7
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22
理论型+实训型
8
所有者权益
12
理论型+实训型
9
收入、费用和利润
22
理论型+实训型
10
财务报表
12
理论型+实训型
其他
机动
6
考核评价
4
总课时
144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会计基础知识
知道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能解释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特点、核算的内容及一般方法;明确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基础及企业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
1.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2.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一般方法;
3.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4.会计基础;
5.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8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在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进行
项目成果+表现+期末测试
货币资金核算
知道货币资金的基本知识;熟悉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制度;熟悉银行结算方式的概念和适用范围;领会货币资金管理的目的;熟悉库存现金的使用范围;学会各种货币资金的管理及核算、清查的方法。
1.货币资金概述
4
8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在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进行
项目成果+表现+期末测试
2.货币资金的核算
2
3.货币资金的清查
2
应收及预付款项
能够知道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概念;能够界定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学会确定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能够独立地编制应收及预付款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1.应收款项的核算
4
1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媒介资源: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在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进行
项目成果+表现+期末测试
2.应收票据的核算
4
3.预付账款的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