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doc
文件大小:98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73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8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91905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学时:10学分/180学时

适用专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适用年级:2020级

制订人:

审订人:

合作企业:

二〇一九年九月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和《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平台课模块下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熟知电路概念、电路基本分析方法,识别部分电路元件,明确电路连接关系,使用部分电子仪表。

2

计算机基础

具备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分析硬件电路的能力,设计硬件电路的能力,?综合分析与调试的能力,?项目综合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2

射频识别技术

熟练掌握各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3

智能家居综合实训

提供对一般传感器进行故障维护维修的能力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传感器的概念、定义、分类、组成

2.掌握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3.熟悉传感器产品开发的整体流程

4.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5.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6.理解毛发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的工作原理

7.理解阻抗式湿度计的工作原理

8.理解红外线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9.了解气体检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0.能正确使用气体传感器

11.了解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2.了解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主要类型

13.了解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应用

14.了解液位检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5.了解光电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6.能正确选择并安装光电传感器

能力目标

1.能熟练识别相关传感器的技术参数

2.能熟练选型和使用相关传感器

3.能熟练进行传感器的故障排查

素质目标

1.培养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2.培养书面表达观点和当众发言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并在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

5.培养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8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6.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走进传感世界

12

理论+实训型

1、教学做一体化

2、刀具刃磨结合实训项目进行

2

温度检测传感器

24

理论+实训型

3

湿度检测传感器

22

理论+实训型

4

气体检测传感器

22

理论+实训型

5

压力检测传感器

20

理论+实训型

6

位置检测传感器

18

理论+实训型

7

液位检测传感器

26

理论+实训型

8

速度与加速度检测传感器

20

理论+实训型

9

机电设备中的常见传感器

16

理论+实训型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走进传感世界

1.了解传感器的的的定义、分类

2.掌握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3.熟悉传感器的产品设计流程与要求

1.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

2.传感器的分类

3.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4.物联网领域典型传感器

5.传感器的产品设计

6.万用表使用方法

12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实训课在物联网关键技术实训室。

形成性考核5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实训)+终结性评价50%(期末理论考试)

温度检测传感器

1.熟悉温度检测传感器的原理、分类

2.能正确安装与使用温度传感器

1.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温度传感器的分类

3.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4.热电偶测量温度

5.热敏电阻册温度

6.热电阻测量温度

24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