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实用款式立体裁剪实例第一节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第二节外套立体裁剪实例第三节大衣立体裁剪实例第四节礼服立体裁剪实例返回
第一节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一、含规律褶衬衫A款式特点这是一款采用弹性面料制作的含有七至八个不同方向规律褶的长袖衬衫(图7-1)。该款式操作要点是:(1)布料的纱向摆放与褶裥造型的关系。(2)制作时褶量大小及褶裥方向控制的技巧。(3)弹性面料的松量把握以及转折面的处理。B面料准备(图7-2)C立体裁剪步骤(1)按图示纱向放置布料,并固定在人台之上,依款式效果图确定起始位置。如图7-3所示。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2)沿胸围线捋平面料,注意胸部的松量,并用大头针进行固定。如图7-4所示。(3)制作前身活褶(注意活褶的方向依照面料自然的斜率产生)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5所示。(4)依款式设计制作活褶(控制其疏密关系,把握好活褶的节奏)并依次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6所示。(5)将领口、肩缝、袖窿、侧缝、活褶等处做好标记,并修剪多余量取下备用。如图7-7所示。(6)将左前片固定在人台上,沿胸围线捋平面料(注意胸部的松量),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8所示。(7)制作完成左前片,贴标示线,并清剪缝份。如图7-9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8)将布料后中心线固定在人台后中心线上,捋平背宽处横丝(注意背部的松量),确保纬向呈平直状态。如图7-10所示。(9)立体裁剪后领弧线及肩线,固定好侧缝(注意后侧面立体面的制作)。如图7-11所示。(10)确定后领弧线、肩线、袖窿及侧缝线的位置,并修剪缝份取下备用。如图7-12所示。(11)依修正好样片的袖窿配制袖子,并将袖窿底部与袖山底部组别。如图7-13所示。(12)将手臂模型插入袖筒中,用藏针法组别袖山部位。如图7-14所示。(13)将人台所有关键部位在布料上做出标志,调整好样片,再将袖子与衣身组别并检查修正袖片样板。如图7-15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二、含碎褶衬衫A款式特点该款是采用悬垂感效果较好的弹性针织面料制作的含有斜角曲线断缝的碎褶衬衫(图7-16)。该款式的操作要点是:(1)分割线的比例平衡关系。(2)碎褶量的大小、方向与纱向及面料质地性能的关系。(3)堆叠式领型的立体裁剪方法。B面料准备(图7-17)C立体裁剪步骤(1)将布料直丝纱向对齐人台前中心线,并固定在人台上。如图7-18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2)立体裁剪侧面立体面,依款式面料注意适量的松度。如图7-19所示。(3)堆叠完成领部设计,修剪肩部及袖窿处缝份。如图7-20所示。(4)将前中布料固定于人台上,注意纱向放置。如图7-21所示。(5)依款式设计完成前身碎褶,注意碎褶方向及量的处理。用胶带勾画出设计分割线。如图7-22所示。(6)将前下片如图示的纱向固定在人台上,设计完成破缝线及侧缝,做好标记并修剪多余量取下备用。如图7-23所示。(7)将后片布料中心线对齐人台后中心线固定。如图7-24所示。(8)沿水平方向固定横背宽部位(注意背部的松量),并如前片制作设计领部。如图7-25所示。(9)完成袖窿及侧缝的制作,并在侧腰打上剪口,完成后片。如图7-26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三、含荷叶边造型的衬衫A款式特点这是一款采用轻薄、柔软的真丝类材料制作的收腰放摆的X型的衬衫,其领口和袖口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荷叶边设计而成(图7-27)。其操作要点是:(1)X造型的制作技巧。(2)直形荷叶边的制作技巧。(3)圆形荷叶边的制作技巧。B面料准备(图7-28)C立体裁剪步骤(1)按图示纱向放置布料,并固定在人台之上,依款式效果图确定起始位置。如图7-29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2)依款式设计完成领口设计,并固定肩缝及前胸。如图7-30所示。(3)修剪领口及袖窿处缝份,并制作完成下摆造型。如图7-31所示。(4)调整前边造型并于侧腰处打上剪口,用胶带勾画其轮廓线。如图7-32所示。(5)将布料后中心线对齐人台后中心线,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33所示。(6)立体裁剪完成领口及肩线造型,并固定横背宽,注意纱向及适度的松量。如图7-34所示。(7)完成后侧缝制作并清剪缝份。如图7-35所示。(8)量取服装领口上需加荷叶边(直线荷叶边)的长度,并计算出所需的半径长。如图7-36所示。(9)量取服装袖口上需加荷叶边(圆形荷叶边)的长度,并计算出所需圆周的半径长。如图7-37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10)将荷叶边长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