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茶艺与咖啡1》课程标准 .doc
文件大小:550.5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79千字
文档摘要

PAGE2/NUMPAGES2

《茶艺与咖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30215

课程类别:理论+实践

学分/学时:3分/54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适用年级:高一

制订人:

审订人:

《茶艺与咖啡》课程标准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标准依据学校批准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指定,用于指导《茶艺与咖啡》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茶艺与咖啡》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修炼自身气质,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还可以使学生系统了解咖啡制作的基础常识;能够进行咖啡豆、咖啡设备、咖啡种类等基础性的鉴别;能够熟练进行咖啡的研磨、烘焙、调制等高水平的服务;掌握咖啡的基础调饮。

本课程计划学时为54学时。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

1

普通话

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

1

礼仪

1.具备使用标准手势的能力;

2.学会基本的站姿、走姿、行姿等;

3.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形象和素质。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茶叶的制作与分类,了解名茶的欣赏和相关故事传说,认识我国六大茶类代表名茶的赏鉴与品饮;

2.掌握常见茶具的名称和功能介绍;

3.掌握茶叶冲泡对水的要求,了解茶的相关保健知识;

4.掌握绿茶、普洱茶、乌龙茶的冲泡及品饮;

5.了解咖啡豆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评价咖啡豆质量的标准,能够独立完成咖啡豆的研磨,了解咖啡的烘焙技巧;

6.认识各种咖啡器具(各类咖啡机、咖啡壶、滴滤机等),能熟练使用各种咖啡器具,能对咖啡器具进行安全清洗和保养,认识世界上知名品牌的咖啡器具;

7.能利用虹吸壶进行咖啡制作,能利用法压壶进行咖啡制作,能利用摩卡壶制作咖啡;

8.掌握卡布基诺咖啡制作方法,掌握热拿铁咖啡的制作方法,掌握皇家咖啡的制作方法,掌握爱尔兰咖啡制作方法,了解绿茶咖啡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

1.能进行我国主要茶类的冲泡和品饮

2.能向客人 介绍茶 的起源、发展和相关故事传说;

3.能够分辨六大茶类;

4.能够根据不同的茶叶选择相应的冲泡和品饮茶具;

5、能够进行席间茶水茶点服务;

6.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并进行基础的创作;

7.能根据具体问题、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解决办法;

8.能创新表演方法、手段,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思维;

9.培养学生具备查阅信息、收集信息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培养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茶艺与咖啡服务工作的热情;

3.具有规则意识;

4.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气质;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茶叶分类与识别

4

理论

2

茶具分类与组合

2

4

理论+实践

3

品茗用水与茶保健

4

理论

4

常见茶类冲泡技艺

4

6

理论+实践

5

精挑细琢咖啡豆

2

理论

6

时尚精致咖啡器

4

4

理论+实践

7

专业精致制作法

4

6

理论+实践

8

温馨浪漫花咖啡

4

6

理论+实践

9

合计

28

26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理论

实践

茶叶分类与识别

1.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2.熟悉茶叶的制作与分类;

3.了解名茶的欣赏和相关故事传说;

4.认识我国六大茶类代表名茶的赏鉴与品饮

1.掌握茶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轨迹;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

形成性考核5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50%(期末理论考试)

2.掌握与茶有关的生活常识和相关故事;

3.掌握不同茶类和加工技术,熟悉不同加工步骤的作用

4.能够讲述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