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于C-D生产函数的福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实证研究》12000字(论文)】 .pdf
文件大小:11.54 MB
总页数:3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6.2万字
文档摘要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福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实证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

1.2国内夕卜研究现状1

1.3研究思路和方法2

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3

2.1技进步的定义3

2.2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相关理论3

2.3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5

第三章福州市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现状6

3.1经济增长现状6

3.2技进步概况11

第四章技进步对福州市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14

4.1模型的构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数据的收集14

4.3模型的回归14

4.4模型的检验与修正19

4.5技进步贡献率测算20

4.6实证结果分析24

第五章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31

5.1基本结论31

5.2政策建议32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发展蒸蒸日上,在经济发展方面,学技术日益成为

核心竞争力,技进步已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

中,只有认识到学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推进技进步,提高技进步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福州市是中国近现代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1957年起,福州先后成立了市

学技术委员会以及区县技管理机构建立起技工作管理体系。1992年福州率先在全

国提出了技兴市的战略,依据这些表现可以推测出结论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技进步的政

策措施,明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试图找到一条依靠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的道路。2006

年到现在,福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技大会的精神,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率先完成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1.1.2研究意义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技进步既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因素,也是主要因素。合理评价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了解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

紧密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把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量化,是衡量技进步

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主要手段(王宇辰,邓梦琪,2022)。通过研究福州市技进步贡献率,有

助于福州市政府深入认识福州市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技进

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政府可以依据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

技政策,更好地促进福州市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索洛(1957)提出用索洛余值法来测算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该方法的

基本思想是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把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分离开来,将其剩余的部分作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秦雅婷,孙浩宇,

2023)o

Chow(1993)采用C-D生产函数法测算了1952年到1980年中国五个行业的技进

步率,得出在这将近30年间,从这些细微表现可以窥见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市资

本投资,这期间中国没有技术进步。,2002年发现从1952年到1978年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不变,而改革开发后,即从1978年到1998年技进步的贡献率

大幅提高(郭子悦,丁文俊,2021)。

Jatik.senguta,M.Fshinle等(2004)运用索洛余值对美国的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

测算研究,发现美国的技进步贡献率为75%。

YuenPingHo,PohKamWong(2009)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技进步对新加坡

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测算,在此环境下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