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知识竞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文件大小:30.89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9.78千字
文档摘要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知识竞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县气象部门应参照创建标准,依托“三农”服务专项,组织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工作。

2.《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根据水稻主要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开展风险灾害区划三个等级是()。

A、?5年一遇

B、10年一遇

C、20年一遇

D、?50年一遇

3.《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在水稻气象灾害危害程度达()以上,及时进行灾情调查,结合前期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开展水稻气象灾害影响评价分析,为当地政府和水稻种植部门灾后救治和恢复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极其严重

4.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第一时间无偿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5.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

6.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分灾种应急预案,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等内容。

A、应急预案启动标准

B、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C、预防与预警机制

D、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7.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要按照()的基本条件,在乡镇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站、在村或农业“园区”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点。

A、有固定场所

B、有设备和人员

C、有管理制度

D、有长效机制

8.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要求在乡镇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站、在村或农业“园区”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点,这些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基本条件是()。

A、有固定场所

B、有设备

C、有人员

D、有管理制度

E、有长效机制

9.编制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地图应开展乡镇辖区内()调查。

A、自然环境

B、乡社会环境

C、防灾减灾资源

D、人文环境

10.《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冬小麦-夏玉米农用天气预报包括()。

A、灌溉气象等级预报

B、喷药(肥)气象等级预报

C、夏收夏种气象等级预报

D、产量预报

11.乡镇应制定、修订、完善当地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分灾种应急预案,并在()备案。

A、县级气象主管部门

B、乡镇所属县级政府

C、市级气象主管部门

D、当地乡镇政府

12.《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观测按现行业务规范设置层次和深度,共八层,下列不包括的是()。

A、0-10cm

B、10-20cm

C、50-60cm

D、60-70cm

13.每年在气象灾害易发季节到来之前,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开展()等内容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A、组织指挥

B、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

C、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

D、转移安置和灾情上报

14.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在气象灾害隐患点布设(),可实时监测当地天气状况,能够利用多种渠道向县气象部门进行数据传输,报告灾情。

A、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

B、气象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

C、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设施

D、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设施

15.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所在县政府具有相应防灾减灾领导机构,其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包括以下()。

A、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B、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所需维持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C、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办法和检查制度

D、匹配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建设资金

16.按照“有领导机构、有信息员队伍、有信息服务站、有监测预警网络、有风险地图、有应急预案、有科普计划、有效益评估”的“八有”标准,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的,实现与基层农技推广等系统的对接融入,创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

17.“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保障措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