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7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30713
课程类别:C类(理论课+实践课)
学分/学时:3/54
适用专业: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
适用年级:二年级
制订人:
审订人: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标准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教学标准》和《剑阁职中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是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课模块下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无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烹饪概论
认识烹饪,增加学生们对烹饪学科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
2
烹饪工艺
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可度,实践与想像相结合,发挥想象力,获得更多的收获
3
菜单设计
根据服务对象需求设计出文人筵席
4
烹饪工艺美术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文字上学习增加学生对美的判断及追求
5
顶岗实习
在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有专业素养,为餐饮营销打好基础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华夏美食,了解各个地区特色美食,读文人的人生态度
2.走进传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饮食文化。
3.探寻文人餐桌文化,领略人生百味
4.了解烹饪相关的各类应用文知识。
能力目标
1.在阅读本单元时,要注意思考我国南北饮食习俗差异,发挥想象力,在想象与实践中学习本单元内容。
2.在学习文章时,一要积累一些文言文实词,二要注意不同文体的表达技巧,三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3.了解文人餐桌文化,品读餐桌中的人生百态。
4.通过赏析文章,了解菜名、菜谱、菜单、广告语、求职简历等,并能运用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素质目标
1.通过赏析文章,能运用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2.培养出达到餐饮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必备技能要求的学生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54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华夏美食—缤纷美味
12
理论型
1、教学做一体化
2、了解餐饮文化知识,掌握餐饮营销基础知识
2
走进传统—浓郁古味
10
理论型
3
文人餐桌—人生百味
12
理论型
4
致用之文—职场况味
20
实训型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华夏美食-缤纷美味
1.简要概括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制作方法;
2.能解释文中菜式名称分别是什么;
3.能概括文中所提到的各种糕点的特色和做法;
4.能简述北京烤鸭的历史变迁,思考社会经济发展与饮食行业的关系.
5.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佛跳墙的来历
6.能举例自己所知道的可以入馔的花
1.了解中国人对豆腐的喜爱及豆腐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了解杭州西湖本地的风俗习惯;
3.通过文章的学习,了解萨其马、千层油酥饼、生煎馒头等菜式。
4.了解北京烤鸭的独特风味美食.
5.了解佛跳墙的创始、制作方式以及它的取名
6.学习文中传达的精致生活美学
1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视频、黑板、计算机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习题作业在普通教室进行
形成性考核5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50%(期末理论考试)
走进传统-浓郁古味
概括《本味篇》提出的调味理论及思想
2.学完本课,结合专业知识,对我们祖先的烹饪技艺进行点评
3.能背诵诗三首
4.谈谈对饮茶的看法
5.畅谈笋对现代人们生活的影响
6.了解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1.吕氏春秋·本味篇
2
10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视频、黑板、计算机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习题作业在普通教室进行
形成性考核5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50%(期末理论考试)
2.齐民要素·炙法
2
3.诗三首
2
4.笋
2
5.茶
1
6.大观园饮宴
1
文人餐桌-人生百味
根据课文整理曾先生的烹饪之道
能整理出现在课文中的英文单词和中文翻译
3.能说出中西文化在劝菜方面的异同点4.能说出文中“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