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标准.doc
文件大小:116.5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8.3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5

《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

学分/学时:10分/176课时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

适用年级:高二下学期

制订人:

审订人:

合作企业:

《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标准

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和《剑阁职中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

《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是网络规划与网络管理与维护的综合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在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络配置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企业网络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能力,能跟进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适应行业相应岗位的需求。在专业平台(基础平台课、技术平台课、专业方向课)模块下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计算机基础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2

计算机网络基础

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调试能力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综合实训

能组建局域网、能对家用网络的设置,能对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简单设置的能力。

2

顶岗实习

提供对一般电子仪器、设备进行故障维护维修的能力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快速判断IP地址的类型、给出相应的子网掩码、广播地址等,能说出子网划分的实质并进行正确的子网划分;能说出有类地址和无类地址的区别和主要应用;能说出IPV4和IPV6的区别和特点。

2.能说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场合,能说出无线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和常用使用技巧,能说出防火墙的常用功能和核心技术。

3.能说出静态路由、缺省路由、RIP、OSPF的各自特点、区别和主要应用场合。

4.能说出常用网络测试的命令和网络管理的软件,能说网络故障诊断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正确完成常见网络的网络规划。

2.能独立根据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的有关规定正确完成常见网络(家庭网、办公网、企业网、园区网等)设计与组建实施。

3.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进行网络软件、硬件设备的正确选型。

4.能使用常用软件及网络管理命令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排除。

素质目标

(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1.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并在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

3.培养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4、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176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网络系统集成的实施

20

实训型

1、教学做一体化

2、任务驱动式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进行

2

Windows平台网络管理

56

实训型

3

使用网络管理软件管理网络

30

实训型

4

服务流程与体系建设

20

实训型

5

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

30

实训型

6

外包关系管理

20

实训型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行业案例分析

1.能够完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集成工程

2.理解网络系统集成的设计、

实施、测试、管理和运行各方面知识

网络方案的设计依据、网络设备的选择依据、网络设备的配置依据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理论课和操作实都在网络搭建室机房进行

形成性考核5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50%(期末理论考试)

网络整体方案的设计

1、了解网络管理的概念、目标、内容、基本要素2、要求学生熟悉网络管理员的任务

网络基本原理和网络协议,网络互连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

网络架构的基本知识,DHCP、

DNS、IIS的工作原理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媒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