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文科背景下理工院校文科教师的现实困境与机遇.docx
文件大小:41.46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16千字
文档摘要

新文科背景下理工院校文科教师的现实困境与机遇

(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2020年11月,在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2021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印发的2021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深入推进新文科在内的“四新”建设。新文科的重要性再次被强调。2022年7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大学主办的“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2022”举办,大力推动新文科建设在各大高校的再落实、再深化和再突破。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理工类院校的文科教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文科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按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除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基本上都可纳入“文科”范畴[1]。

关于新文科和传统文科的关系,天津外国语大学王铭玉教授认为:“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传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2]著名学者刘曙光更简明扼要地指出:“新文科不是对传统文科的否定和颠覆,而是传统文科的转型、变革、自新。”[3]

在2016年5月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又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4]。

《新文科建设宣言》认为,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并从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文科教育融合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的必要性。

新文科是传统文科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而被赋予的历史使命。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文科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新文科处于剧烈的外部世界的变化之中,必须对外部社会给予应答。文科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然后以主动的心态从象牙塔走出来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投身其中,积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的交叉融合。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对教师实行绩效评价。所谓绩效,从管理学角度看,包括成绩与成效两个维度,是一定时期内组织中个人或群体的工作行为、工作方式、工作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绩效管理是对目标实现程度及达成效果的测评、反馈与奖惩。公平合理的绩效管理与评价制度能够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反之则会挫伤人的积极性。

理工类院校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理工科教师数量大于文科教师,其行政人员和管理层也以理工科专业背景为主。所以,理工类院校在管理和评价上容易带上理工科思维,容易在对本学科有利的方向设定规则。事实上,文科教师的工作与理工科有较大的差别。文科教师研究成果的主观性、研究质量的模糊性、研究影响的难以衡量性、研究目标的求异性等特性,决定了文科教师的工作不能用单一的、刚性的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5]。

1.从文科专业的科研特点及文科教师本身来看。在科研工作方面,长期以来文科学科专业的开放性不高,交叉领域小,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等方面的客观特点,使得文科教师的科研工作一般不需要做实验,也缺乏相对持久稳定的研究团队。另外,由于多数文科教师缺乏必要的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很难有效地利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创新问题,也很难有效地利用本学科知识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创新问题。非文科教师往往又缺乏人文社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很难有效捕捉文科创新领域的真实需求,从而无法发挥技术对文科创新的辅助作用[6]。

2.从学校层面来看。科研绩效分配以主持人为主,职称评定更是常常以第一作者、第一负责人为条件。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文科内部及文科与自然科学在学科交叉方面协作平台较少,加上绩效和职称制度的影响,在以理工科科研占主导的理工类院校里,文科教师能与理工科教师合作的机会不多,实质性的交叉合作更是推进困难。

文科专业教师的科研大多以单打独斗的形式开展,缺乏同行之间或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碰撞,这导致文科教师的学术视野难以打开,科研中的独创性和突破性成果不多。

从理工科院校的课程安排来看,理工科课程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多课程有专门的实践课时,理工科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强。

文科教师的传统形象是“满腹经纶”和“坐而论道”。他们的专业理论素养较高,理论知识较扎实,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也较强,但应用型教学经验和实践性知识、工具性知识比较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