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软件测试规范
I
目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实施要求 2
4.1测试人员要求 2
4.2测试工具要求 3
4.3测试环境要求 3
4.4测试数据要求 3
4.5测试策略和计划要求 3
4.6测试报告和沟通要求 3
4.7用户参与和验收要求 3
5测试内容 3
5.1功能性测试内容 3
5.2易用性测试内容 4
5.3可靠性测试内容 5
5.4兼容性测试内容 5
5.5维护性测试内容 6
5.6可移植测试内容 7
5.7性能效率测试内容 7
5.8信息安全性测试内容 8
6测试流程 8
6.1测试准备 8
6.2测试计划 9
6.3测试设计 9
6.4测试执行 9
6.5测试总结 9
1
政务信息化项目软件测试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政务信息化项目软件测试的范围,涵盖的功能模块、测试内容以及测试的流程。清晰的测试内容有助于测试人员准确地确定测试的重点和范围,确保系统各方面的功能得到充分验证。
本文件适用于政务信息化项目软件测试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B/T25000.10-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0部分:系统与软件质量模型
GB/T36113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投诉处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政务信息化项目GovernmentInformationizationProject
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或需要政府资金运行维护的,用于支撑政务部门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各类信息化项目,包括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云、业务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库、信息安全与应用支撑基础设施、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以及相关支撑体系等符合《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规定的系统(不含办公终端设备和软件)。
3.2
测试用例TestCase
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其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最终形成文档。
3.3
测试计划TestPlan
定义了测试的范围、目标、资源、时间表、策略和风险管理等内容的文档。
2
3.4
功能测试FunctionalTesting
针对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是否满足功能需求和规范。
3.5
性能测试PerformanceTesting
评估软件在各种负载和压力条件下的性能、响应时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3.6
安全性测试SecurityTesting
检查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漏洞、风险和潜在威胁的评估。
3.7
验收测试AcceptanceTesting,UAT
政务信息化应用软件建设完成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约定,在规定的条件下执行软件或其组件、对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就该软件或其组件的某些方面作出评价,为软件质量特性是否达到建设要求提供认定。
3.8
回归测试RegressionTesting
在软件进行修改、更新或扩展后重新运行测试,以确保新的更改不会影响现有功能。
3.9
缺陷Defect
在软件中发现的不符合规范、设计或预期要求的问题或错误。
3.10
缺陷跟踪系统DefectTrackingSystem
用于记录、追踪和管理缺陷的工具或系统,以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4实施要求
4.1测试人员要求
4.1.1测试团队应由具有相关领域知识和测试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和领域专家。
4.1.2测试团队应了解政务信息化项目的业务需求和政策背景,以便更好地制定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
4.1.3测试人员需要具备分析能力,能够从需求文档中提取测试需求并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
3
4.2测试工具要求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