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doc
文件大小:172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6.03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4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40006

课程类别:

学分/学时:32学时/2学分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

适用年级:高一

制订人:

审订人:

二〇二〇年九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和《剑阁职中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计算机应用(基础平台课、技术平台课、专业方向课)模块下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必修、选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以电子电器应有与维修专业《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为例)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电工基础与技能

熟知电路概念、电路基本分析方法,识别部分电路元件,明确电路连接关系,使用部分电子仪表。

2

计算机基础

具备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计算机网络

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接入与组建。

2

计算机接口技术

分析硬件电路的能力,设计硬件电路的能力,?综合分析与调试的能力,?项目综合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3

顶岗实习

提供对一般电子仪器、设备进行故障维护维修的能力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装机步骤。

3.掌握微机主机和内存基本功能和作用,了解市面常见产品的性能,指标及选购、使用的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1.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能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2.能够制定计算机配置与选购方案、熟练组装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对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维护,以适应计算机应用职业岗位的要求。

3.操作系统和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掌握各种驱动程序的安装方;熟悉各种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计算机的系统安全与维护。

素质目标

(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1.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并在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

3.培养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4、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32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计算机组装基础

4

实训型

1、教学做一体化

2、实训项目进行

2

选购计算机配件和笔记本计算机

6

实训型

3

图解计算机组装

2

实训型

4

设置BIOS参数

2

实训型

5

硬盘分区、系统安装与备份

4

实训型

6

测试计算机性能

4

实训型

7

组建与配置网络

2

实训型

8

计算机日常维护与数据恢复

4

实训型

9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4

实训型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机械制图》为例)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计算机组装基础

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2. 了解计算机主机、主机内配件和主要外设的作用

3. 能够打开主机箱查看和识别计算机主要配件

4.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型号和规格所表示的含义。

5. 能够打开机箱盖,拆卸主机中除主板之外的部件

从外到内看计算机

2

4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市场调查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

形成性考核5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实操练习)+终结性评价50%(期末理论考试)

简单拆卸台式计算机

2

选购计算机配件和笔记本计算机

1. 了解CPU的主要技术参数和选购策略。

2. 了解CPU散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选购策略。

3. 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和资金预算选购合适的CPU和散热器。

4. 了解主板的分类、结构、主要技术参数和选购策略

5. 了解内存的分类、主要技术参数和选购策略

6. 了解显卡的分类、结构、主要技术参数和选购策略

7. 了解硬盘的分类、结构、主要技术参数和选购策略

8. 了解光驱的分类、主要技术参数和选购策略

9. 了解机箱的种类和选购策略

10. 了解显示器的分类、主要技术参数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