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力学之课程思政“三问”.docx
文件大小:44.12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7.22千字
文档摘要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力学之课程思政“三问”

于欣欣郭晶

[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的综合教育形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实践问题做出了回答,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影响的教学实践。针对土木工程力学专业的课程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探究力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层次了解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开展课程思政以及如何做到课程思政这三个问题,从而构建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大体系。

[关键词]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基金项目]2022年度哈尔滨工程大学“一院一品”思政教育品牌项目“‘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G2022B410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0-0169-04[收稿日期]2022-12-20

近年来,课程思政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热门课题。在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针对如何将课程思政的建设由理念走向实践、从雏形走向体系、从试点走向全面,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案做出了系统的部署。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将如何提高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作为切入点,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革新教育观念,从而打造具有实效性的育人体系。由此,根据专家辅导、专题研讨、专项竞赛的模式,通过书记领学、支部带学、党员比学的方式,结合土木工程力学专业的建设实际就课程思政“三问”,谈谈认识和体会。

一、什么是课程思政

随着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逐渐意识到,只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课程思政的理念便由此而生。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还停留在学生时期关于思政课的印象,但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者是不一样的概念[1]。思政课程是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所传递的具体知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哲学社会科学。而课程思政是指在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其他课程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其慢慢渗透其中,从而达到育人效果。具体来看,二者在概念界定和课程特点上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尽管教师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如鱼得水”,但说起课程思政建设还是感觉迷茫且很有难度[2]。

课程思政到底是什么呢?首先,对于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外的专业课教师而言,课程思政并不是直接的道德教导,而是间接的学科德育课程[3]。如果专业课教师仅仅以示范或者口述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授课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相反,若通过知识与技术相融合的手段进行授课,便能够在本质上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4]。因此,專业课教师要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引导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中间接渗透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其次,课程思政也是融合课堂内外的良好工具,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课堂内与课堂外两种渠道相结合的价值观教育。一方面,专业课教师需要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本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而在授课时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齐头并进;另一方面,学校党委等相关部门及各二级学院积极举办一些带有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课程思政从课堂内搬到课堂外,使新时代大学生在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价值观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例如,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我们扫的二维码到底有什么用”的问题进行讨论;数学专业的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研究“如何根据公共卫生事件做出更精确的预测模型”;土木工程专业的老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在10天内建成火神山医院”,让学生用专业知识体会专业价值和魅力,增强自豪感。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独特教育观念,是一种不拘泥于思想政治课本身的课堂教学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三观”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思想政治教学融入工程力学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握的教育主旨,所有课程都要发挥育人效果,全部教师都要担负育人职责,教师做到科学把握育人纽带,搭建起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交融的育人桥梁。

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助于推动教学质量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双提升。一方面,当今高校中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内涵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也面临着孤军奋战的问题[2]。有一些教师在向学生传输知识与价值观的过程中,常常更注重知识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专业课的教学存在着工具性和单向性的问题。大部分教师更多关注教了什么,而忽视学生学到了什么,使得专业课教学效果欠佳。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正是为了化解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