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doc
文件大小:97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9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0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1217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学时:6/120

适用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适用年级:二年级

制订人:

审订人: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职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剑阁职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为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和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学习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物理

奠定学习基础,拓展知识面,加深理解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实训

实现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工程性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尽快掌握《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实训》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实训实践问题的能力。

2

传感器检测技术

奠定学生安全用电,电路分析基本方法,识别部分电路元件,使用部分电子仪表等基础知识。

3

顶岗实习

提供学生安全用电、设备进行故障维护维修的电学基础能力。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识别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和主要的电气符号,能利用一些方法分析直流电路;

2.掌握说明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能归纳区别纯电阻、纯电容、纯电感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3.掌握识别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式;能说明变压器的原理与特性;

4.能说明安全用电常识;能学会分析电机控制电路常见的故障排除。

能力目标

1.能阅读一般电路图

2.能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3.会识别和正确选用电阻、电容及电感等元件;

4.会正确选用和使用测试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测量。

素质目标

1、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渗透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

2、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并在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

3、培养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4、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120学时)

序号

章节(或单元)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绪论

4

理论型

2

第一章直流电路

20

理论型、实训型

3

第二章磁场及电磁感应

10

理论型

4

第三章电容与电感

8

理论型、实训型

5

第四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20

理论型、实训型

6

第五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20

理论型、实训型

7

第六章供用电技术

10

理论型

8

第七章常用电器

20

理论型、实训型

9

第八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8

理论型、实训型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绪论

1、了解电工电子实训室电源配置;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和电工工具;

2、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触电现场处理、急救及电气火灾的防范与扑救;

1、认识电工电子实训室

2、安全用电常识

2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物、挂图等

常规教室或

多媒体教室

形成性评价40%(考勤、课堂参与、作业质量、实训动手能力)+终结性评价60%(期末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直流电路

1、说出电路的组成、物理量

2、复述欧姆定律公式

3、归纳电路三种状态的特性

4、说明负载连接中的特性

5、复述基尔霍夫定律

6、整体归纳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并尝试解答简单的复杂电路

1、电路

2、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3、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4、电阻的连接

5、基尔霍夫定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