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育人新模式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docx
文件大小:41.7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47千字
文档摘要

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育人新模式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

陈婧蓉,汪岚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一论述不仅对高校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做了进一步深化,还为高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本文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彼小星+”素质教育模式在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关键的作用。然而,当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依然存在形式老旧、手段传统、内容单一的问题,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眼界,导致学生思想认知相对匮乏,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教育部印发的一系列文件,如《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均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新时代用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针对性。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已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网络多元化的发展,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逐渐朝着多方协同、联合育人的方向发展。家庭、学校、社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一些家庭过于重视文化成绩而扭曲了学生的思想认知,社会上出现的假冒伪劣、流言蜚语等负面现象,也导致学生思想发生改变,难以约束自身行为。如此,单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就很难发挥。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建设不健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宣传部等部门统筹负责,其他部门间的沟通、参与较少。而且,学校各部门间仍采用单独的量化指标,未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体量化,使得学生与学校、学校各部门间的教育合力很难形成,仅依靠单一的教育主体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成为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校园文化是与学校同时产生、不断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校园活动为基本载体的精神物质创造过程[3]。校园文化既内化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又外显于物质形态,尤其是潜移默化地浸润于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及校园文化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逐渐使学生明确人生信仰与价值取向;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行合一的理念,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此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使学生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与价值标准,激发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积极将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学生技能比拼、社团文化活动汇演等文化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想层面的精神体现在具体的行为活动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一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从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及培育方式的复杂程度来看,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统筹各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产品与社会需求间的密切结合,有利于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特长,在文化继承、创新、交流等方面发挥学校的智库优势。借助实践教学、“三下乡”等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还能缩短学生与社会间的距离,让高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将校园文化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此外,也有助于学校内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浓厚的高校校园文化有助于激发教师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实践的各个环节,形成教育合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合力。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主要力量,其行为对同伴群体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优秀榜样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形成向学力量,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积极探索和推行以校园文化产物“彼小星+”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彼小星”内含的独立和凝聚力精神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