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4
专业课程标准(试行稿)
课程代码:020202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学时:10/180
适用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适用年级:二年级全年、三年级上学期
制订人:
审订人: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农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
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和《剑阁职中现代农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农业经营与管理》是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从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发展现代农业、振兴乡村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掌握现代农业的经营的方式、生产模式,农业宏观管理政策和手段,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经济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农业产品质量管理,农业人经营效益管理,农产品市场分析,以及农产品开发、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为农业和农村形势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为目标。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植物生产与环境
熟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肥料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
植物保护技术
了解昆虫繁殖发育的特点与习性,熟悉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能进行植物病害的病症病状、病原物的识别;能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及防治。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顶岗
实习
具备根据目前市场状况展开市场调查的能力,具有能够针对不同农产品的特性找到其适应的销售渠道,能根据电子商务的要素建立网络商店的能力。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现代农业的经营的方式、生产模式,农业宏观管理政策和手段,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2.掌握农业经济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农业产品质量管理,农业经营效益管理
3.学会农产品市场分析,产品营销渠道选择等方面的基础技能
4培养热爱“三农”、热爱家乡、珍惜劳动成果、建设家乡的情怀,形成吃苦耐劳、遵守纪律、勤学苦练、服务乡村振兴、适应社会各种环境、职业以及善于抵抗风险和挫折的职业素养。
5.了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质量兴农战略的内容;掌握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
能力目标
1.能够分析产品质量的好差,列表说明他们分别好在那里、差在那里,并提出改进建议。
2.能够根据现目前阶段市场的现状,在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上进行市场调查,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针对不同农产品的特性找到其适应的销售渠道,能根据电子商务的要建立网络商店的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热爱科学、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创业的能力。
素质目标
(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1.培养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
2.培养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
3.培养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5.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处的社会生存能力。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180学时)
单元
任务
教学内容
学时(180学时)
理论
(160)
实践
(20)
合计
第一章
农业概述
第一节
农业的含义
发展与作用
农业的含义、发展阶段、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2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本质
特点与概况
农业生产的本质与特点、中国农业的概况、世界农业的概况
3
3
第二章
现代农业
经营方式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农业
经营的主要形式
农户家庭经营型、联合-协作经营型、股份合作经营型、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农科工贸一体化经营型
3
3
第二节
我国农业
经营方式的发展
农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社会化、专业化
6
6
第三章
现代农业
生产模式
第一节
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的含义、模式
2
2
第二节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含义、模式、基本原理和技术、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
4
4
第三节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的含义、种类、发展趋势
2
2
第四节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的含义、形式、观光农业园的组成、发展观光农业应注意的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