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广东顺德农商行实习生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76.76 KB
总页数:4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24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广东顺德农商行实习生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一、单项选择题(共150题)

1、“东施效颦”原比喻不根据具体条件,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现泛指模仿者的愚蠢和可笑。这一成语出自______。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红楼梦》

正确答案选项:

参考答案:B

[解析]出自《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絮妻子而去之走。”

2、下列诗句中的“云”不是由于自然现象而变黑的是:______

A.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正确答案选项: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表述的是大军兵临城下的压迫感。A、B、D三项都是自然现象。故本题选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

A.陈景润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不仅是每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尤其更值得今天每一个人学习

B.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

C.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许多发达国家曾为此付出过社会伦理道德几乎崩溃的惨重代价

D.药物极易被机体吸收,从而克服了中药吸收慢、见效慢,这是中药系列组方的最大特点

正确答案选项:

参考答案:C

[解析]选项A句序颠倒;选项B照顾不周;选项D指代不明。

4、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从建设起点开始,______。

A.净现值为零的期限

B.累计净现值为零的年限

C.净现金流量为零的期限

D.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

正确答案选项:

参考答案:D

[解析]包含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从建设起点开始,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所以包含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恰好是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

5、某彩电生产厂家兼并了一家彩管厂,则该彩电企业新增业务规划类型是______。

A.水平一体化

B.同心一体化

C.前向一体化

D.后向一体化

正确答案选项:

参考答案:D

[解析]后向一体化是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向上游的业务发展,即通过收买、兼并、联合等形式,拥有或控制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及其他供应系统,实行“供、产”一体化。

6、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收支做法错误的是______。

A.应当向主管部门或者财、税机关报告

B.应当退回,予以更正

C.有权不予办理

D.应当向会计机构负责人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

正确答案选项:

参考答案:C

[解析]《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79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①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②对违反规定不纳入单位统一会计核算的财务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③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④对认为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单位领导人应当在接到书面意见起10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对决定承担责任。⑤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制止和纠正,又不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的;也应当承担责任。⑥对严重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财务收支,应当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

7、下列不属于大众传媒对金融监管产生的积极影响的是______。

A.对金融机构直接进行舆论监督,发挥对监管部门的辅助监管作用

B.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偏离社会公众利益,成为加强金融监管的阻力

C.对金融监管部门实施监督,防止腐败产生

D.传递金融机构相关信息,成为监管部门必备的信息来源

正确答案选项:

参考答案:B

[解析]大众传媒对金融监管的积极作用主要是:(1)大众传媒传递的金融信息以及发表的金融市场评论,是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2)大众传媒以不同方式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直接进行舆论监督,有助于发挥其对金融监管部门的辅助监管作用和强化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3)大众传媒可以对金融监管部门及其官员进行监督,促使金融监管部门及其官员依法行使监督权力,防范腐败的产生;(4)大众传媒可以反映民意、成为金融监管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渠道;(5)大众传媒成为政府的政策宣传工具,可以为新政策的出台或调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B选项是大众传媒对金融监管的负面影响。

8、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一直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当作标准的社会主义,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是不是只能有苏联那样一种模式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