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B、主细胞分泌内因子
C、壁细胞分泌盐酸
D、黏液细胞分泌黏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主细胞主要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黏液细胞分泌黏液。所以选项B中主细胞分泌内因子的描述是错误的。
2.盐酸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A、胃腺的主细胞
B、胃腺的粘液细胞
C、胃腺的壁细胞
D、幽门腺的G细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胃腺的壁细胞能分泌盐酸。主细胞主要分泌胃蛋白酶原;粘液细胞分泌粘液;幽门腺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
3.关于缩血管神经纤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平时无紧张性活动
B、均来自于副交感神经
C、都属于交感神经纤维
D、兴奋时使被支配的器官血流量增加
E、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缩血管神经纤维主要指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其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平时有紧张性活动,使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程度的收缩状态。其兴奋时可使被支配的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不属于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主要是使器官活动相对安静,促进消化、储存能量、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一般不涉及血管收缩功能。所以A、B、D、E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4.能反映通气机能潜力大小的指标是
A、深吸气量
B、最大通气量
C、肺泡通气量
D、补呼气量
E、用力呼气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最大通气量是指以最快呼吸频率和最大呼吸幅度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它能反映通气机能的最大潜力。深吸气量主要反映吸气储备能力;补呼气量是平静呼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用力呼气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主要反映呼气效率等,均不能很好地反映通气机能潜力大小。
5.当中枢温度升高时
A、直肠温度升高
B、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C、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D、皮肤温度下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机体中枢温度升高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而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热敏神经元对体温升高敏感,中枢温度升高会使其放电频率增加,从而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体温升高的信号,启动相应的体温调节反应以维持体温平衡。皮肤温度下降、直肠温度升高不是中枢温度升高时直接的对应变化,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在中枢温度升高时是减少而不是增加。
6.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H2CO3
C、NaHCO3
D、HbNHCOOH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碳酸氢盐,即NaHCO3。物理溶解的CO2量较少;H2CO3是CO2与水结合形成的,不是主要运输形式;HbNHCOOH是氨基甲酰血红蛋白,也是CO2运输形式之一,但不是主要的。
7.下列哪些情况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多
A、心肌后负荷增加
B、乙酰胆碱分泌增加
C、心舒末期容积增加
D、颈动脉窦内压力增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每搏输出量主要取决于心室肌的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等因素。心舒末期容积即心室肌的前负荷,前负荷增加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多。心肌后负荷增加会使每搏输出量减少;乙酰胆碱分泌增加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每搏输出量减少;颈动脉窦内压力增加会通过反射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每搏输出量减少。
8.在Ca2+的存在下,FⅢ与FⅦ形成复合物,激活
A、FⅠ
B、FⅡ
C、FⅣ
D、F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Ca2+的存在下,FⅢ与FⅦ形成复合物,激活FⅩ。FⅩ被激活后会启动凝血级联反应的后续过程。
9.在高分子激肽原(HK)的参与下,FⅫa可激活
A、FⅡ
B、FⅨ
C、FⅦ
D、FⅪ
正确答案:D
10.可通过促进肾和肾外组织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激素是
A、甲状旁腺素
B、胰岛素
C、雄激素
D、雌激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肾皮质肾小管周围的间质细胞产生,雄激素可以促进肾和肾外组织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雌激素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无此作用;胰岛素主要调节血糖代谢等;甲状旁腺素主要调节钙磷代谢,均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无关。
11.肺循环和体循环的
A、外周阻力相同
B、脉压相同
C、收缩压相同
D、每分输出量相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肺循环和体循环是相互连接且同时进行的血液循环路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在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中,左心室和右心室射出的血量是相等的,即每分输出量相同。肺循环的收缩压低于体循环;肺循环的脉压也低于体循环;肺循环的外周阻力小于体循环。
12.胰液中不含
A、肠致活酶
B、胰蛋白酶原
C、糜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