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
2.运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不同国家传统工业区的不同。
3.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增强辩证唯物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预习
一、传统工业区概况
德国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工业区、我国工业区、日本太平
典例
洋沿岸工业地带等
区位条
丰富的、资源
件
工业部
以、、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门
企业规
以工业企业为核心
模
地位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工业的重要支撑点
问题原料和消耗大、运输量大、严重等
发展历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
史施对其进行改造
思考:(1)按工业地域的形成分类,传统工业区属于哪种类型的工业地域?其不同的工业部门之
间主要存在哪种工业联系?
(2)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与一般的传统工业区相比,在区位条件上有什么不同?
二、结合课本P案例3“德国鲁尔工业区”,完成下列要求。
65
1.请结合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传统工业区的工业部门,想一想,主要从哪些方面分析传统工
业区的区位优势?鲁尔区具备哪些区位优势?
2.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工业区走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这些原因中哪些属于鲁尔区
自身的原因?
我的疑问:
预习检测
鲁尔区是世界最大的传统工业地域,据此完成1~4题。
1.关于该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炭、纺织是鲁尔区最主要的工业部门
B.丰富的铁矿资源是其兴起的基础
C.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
D.区内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
2.鲁尔区将部分高炉建在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消费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B.鹿特丹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C.利于原料进口,减少运费
D.鹿特丹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3.从环境角度考虑,鹿特丹钢铁厂宜建在居民区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4.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
全,劳动力素质差③该区用地紧张④这里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课堂探究
[精讲点拨]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影响
项目内容
丰富的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
煤炭资鲁尔煤田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