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分子材料”课程的初步探索.docx
文件大小:43.72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6.78千字
文档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分子材料”课程的初步探索

王宇朱冬香卢咏来

[摘要]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要紧扣“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可靠接班人。高分子材料在国防、安全、民生等领域均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成为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培养高分子材料人才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高分子材料”在实践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方式与方法,为专业教学和思政育人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高分子材料;思政元素

[基金项目]2021年度教育部产学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理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学改革创新研究”(202102152011);2021年度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G-PTZG-202111);2021年度北京化工大学“三全育人”教育教学改革专项“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基地的育人模式创新研究”(2021BHDSQYR01)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4-0145-04[收稿日期]2022-08-14

一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和飞速发展的国内现状,高等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根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切实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科技和文化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4-5]。《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6]。以上要求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发展依据,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工科核心专业课“高分子材料”的任课教师,以培养高分子材料领域人才为出发点,明确授课过程中思政元素进课堂的必要性,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为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升专业课堂育人的质量开辟新道路。

一、“高分子材料”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分子材料”是面向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针对有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基础的学生们讲授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制备和应用的知识[7]。本课程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中起着将学科基础知识转化为专业应用知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性、探索性和自主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覆盖了航空、航天、海洋、风电、医学、汽车、体育休闲、日常生活等所有可被指出或想象得到的任何领域,已经成为国防科技发展和全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基于此,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分子材料科技人才,在“高分子材料”课程引入思政元素是十分必要的。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经过“高分子材料”的课程教学,课程思政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首先是教导学生感知高分子材料在国防和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爱党报国爱家园、爱校尊师爱专业的热情;其次是培养学生身为高分子材料人的自豪感、事业心和责任担当,树立学生热爱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和作为后备力量将来积极投身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工作的理想信念;最后是提升大化工人优良职业素质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深化碳中和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的职业理念,以造福人类和谐发展。

二、“高分子材料”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高分子材料”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分析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关系的能力;掌握典型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橡胶和弹性体、合成纤维和涂料与黏合剂的结构与性能特征、应用及改性;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在了解了高分子材料工程前沿发展现状、客户需求以及高分子材料科学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初步具备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高分子材料的能力。可见本课程是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教会学生分析高分子材料制备和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依据所学理论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具有廣泛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以及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