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知识视野论析.docx
文件大小:43.4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7.14千字
文档摘要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知识视野论析

[摘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知识视野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时事政治和教育教学等知识,有助于提高教师影响力、增强学生获得感、提升课堂吸引力。基于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待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有待延展、时事政治知识亟待推进、教育教学知识尚待丰富的现状,教师拓宽知识视野应立足课程制高点以增强拓宽知识视野的责任、研究学理规律以掌握拓宽知识视野的规律、依托教学实践以增创拓宽知识视野的契机和借助外在势能以积聚拓宽知识视野的动力。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知识视野;教学知识;教学能力

[基金项目]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XSP2023FXZ018);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20B06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8-0029-04[收稿日期]2022-10-26

高校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的关键课程。博大精深的教学内容,对担当教学主力军的思政课青年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出了高标要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1]。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加强理论武装以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供了具体遵循。

一、学理哲思:新时代高校教师知识视野的价值意蕴

视野,即思想或知识的领域。思政课教师的知识视野,微观上是对思政课教师具体专业知识的要求,即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宏观上是要求教师具备有效教学的综合知识体系,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时事政治和教育教学等知识,是教学内容知识和教学组织与实施知识的统一体,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

(一)优化教师综合素养,提高教师影响力

教师影响力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激励或改变学生心理与行为的能力,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道德品质、才华能力、感情因素等综合素养。鉴于思政课教学内容广泛,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党史、国史、国情、党情、民情,决定了教师影响力的提升有赖于宽广的知识视野。首先,知识视野能够赋予教师浑然自成的理论自信。“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教师要拥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行,才能解决学生的问题并直面难题,讲清其所以然,廓清学生思政认知;教师还要博古通今,做到思想有境界、语言有魅力,并具备立足学生视角,寻觅有效教学策略的仁爱举动,拉近师生距离,引领学生自觉担当复兴大任。

(二)满足学生主体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人的行为总是在心理需要或动机的支配下形成的[2]。学生主动接受学习的关键在于对教学有需求,或者教学能够满足其内在需要,并且经过学习产生了强烈的获得感。但在大班教学模式下,学生成长环境、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思想观念、品德修养和行为方式具有差异性与动态性[3]。教师知识储备充足,才能在关注知识本身的教学行动的基础上,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如果只着眼于他教给学生的知识,就无法观察学生的情绪和兴趣,无法注意学生的脑力劳动和注意力的状况[4]。此外,教师具备多层次、多序列的知识视野确保了教学的多样化供给,有助于最大化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展现真理价值魅力,增添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内容为王,真理的感召力决定了艺术的感染力[5]。教学吸引力在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透彻领悟,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在引领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价值与魅力。价值的充分论证是展现真理魅力的前提条件,取决于教师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信息化社会尤其如此。因此,教师只有拥有完备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掌握深挖历史、对比国际、聯系生活的方法,彻底讲清真理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深化学生对真理的浅层认识、破除学生对真理的错误认知,赋予真理活的生命力,向学生展现真理巨大的价值魅力,教学才能富有吸引力。

二、问题省思:新时代高校教师知识视野的现实状况

为了针对性地探寻教师高效拓宽知识视野的途径,我们从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时事政治、教育教学等知识的熟悉程度、更新频率,以及各类知识对教学需求的满足度等方面分析青年教师知识视野的现状。

(一)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待深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教师传道的基本前提,缺此,思政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