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专业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标准.docx
文件大小:39.1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3.7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40104

课程类别:技能课程

学分/学时:3/54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

适用年级:2019级

制订人:

审订人: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标准》和《剑阁职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课模块下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建筑制图与识图

熟知基本制图标准及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

建筑CAD

熟知CAD基本操作的命令,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图的绘制能力

3

建筑构造

熟知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组成及其构造原理与做法,进一步培养识读与绘制建筑施工图的技能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建筑施工技术

熟练掌握常用工程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2

建筑材料与检测

熟悉建筑材料的组成及技术性质,能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同时能进行建筑材料的简单的检测

3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分析数据的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具有合作精神和管理协作能力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钢筋安装与绑扎流程。

2.掌握各类墙体的砌筑方法及要求。

3.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流程。

了解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熟悉分部分项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

熟悉竣工验收相关规范及程序。

掌握建筑材料的相关性质的检测。

能力目标

1.能够看懂复杂的结构施工图。

2.能完成钢筋的绑扎、检测等工作。

3.具有工程质量缺陷分析、质量检查验收能力。

能够根据基础数据编制工程技术资料。

能够完整的收集各个阶段的资料。

能够对资料进行立卷归档,并能胜任资料员工作。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2.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3.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

4、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54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钢筋工实训

10

理论型+实训

教、学、做一体化

2、做中教、做中学

2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4

理论型

3

钢筋工程资料编制

6

理论型

4

砌筑工实训

10

理论型+实训

5

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分析与防治措施

4

理论型

6

砌筑资料编制

4

理论型

7

工程质量标准与验收

4

理论型

8

架子工综合实训

8

理论型+实训

9

利用软件填写整理竣工资料

4

理论型+实训

总计

54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钢筋工实训

1.熟练识读构件配筋图

2.识别钢筋的种类

3.认识钢筋加工的各种设施设备

4.掌握钢筋下料计算方法

5.掌握钢筋绑扎流程

1.配筋图读图识图方法

2.钢筋的分类

3.钢筋下料计算及其加工

4.钢筋绑扎流程及其相关规范、标准

5.照图施工

6.钢筋工程资料填写

10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作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

实作在实训场

形成性考核2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80%(期末理论考试)

砌筑工综合实训

1.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

2.识别墙体的种类及砖的规格

3.认识砌筑的各种设施设备及使用方法

4.掌握砌筑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5.掌握砌筑的方法及流程

1、建筑施工图读图识图方法

2、砖的种类及其规格

3、墙体工程量的计算

4、墙体砌筑的流程及其相关规范、标准

5、照图施工

6、砌筑工工程资料填写

10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直观教学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

实作在实训场

形成性考核2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