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也称茶树,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茶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作物。
鲜叶指茶树萌发生长的嫩梢,通常包括顶芽、顶芽往下的第1-4叶以
及着生嫩叶的梗。又叫茶青。
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的一种低热不含酒精可以用开水直
接泡饮的一种饮品。
;提纲;一、茶树的生物学特性;;;;;地上部分
(树冠);由种子繁殖的茶树,其幼年期因主、侧根明显,表现为直根系;随着树龄增长,有的侧根长得与主根相似,呈分枝根系。;;;第二章茶的起源与传播
;;;
;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晋书》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蒸茶制饼”:“晴,采之。蒸之,捣之…。”——《茶经》
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制蒸青散茶”“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
——元代王桢《农书》;
;西汉王褒的《僮约》:“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浙江上虞出土的汉代陶土茶碗,浙江湖州出土的东汉青瓷瓮。
专门的茶具出现在唐朝。;茶文化启蒙:东汉华佗《食经》“苦茶久食,益意思”。
茶文化萌芽:两晋南北朝有识之士提出“养廉”,孙皓对韦曜“以茶代酒”。;二、茶在国内外的传播;茶在国外的传播;;茶在国内的传播;;;;;昼夜温差大的山东温带茶园;;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中国茶叶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1.根据我国出口茶的类别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等几大类。
2.根据产地不同将茶叶称作川茶、浙茶、闽茶等。
3.根据生长环境不同分为平地茶、高山茶、丘陵茶。
4.根据发酵程度不同分为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不发酵茶。
5.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什么是茶叶的发酵?;绿茶(不发酵茶);;产区分布;1994年元月,原信阳行署经专家论证,决定将同纬度、同工艺、同质量、同地区生产的毛尖茶统称为信阳毛尖,从而使信阳毛尖产地扩大到9个县(区),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名优茶生产基地。;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
“淮南茶,光州上”——陆羽
“淮南茶,信阳第一”——苏轼
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3、春尾茶
春天末期前采制的茶。此时茶叶条形虽然不能和明前、谷雨相比,但是绝对耐泡好喝,价位相对比较便宜,适合大众人群。
4、夏茶
夏季生产加工的茶叶,即称夏茶。夏茶新梢生长迅速,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味显苦涩。
5、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到了白露前后又会进入生长佳期。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
;;新茶与陈茶鉴别;;;;红茶(全发酵茶);;第四章饮茶习俗与科学饮茶;一、饮茶习俗与茶艺;饮茶习俗;;;蒙古咸奶茶;;白族三道茶
(苦茶、甜茶、回味茶);土家擂茶;傣族竹筒茶;纳西族龙虎斗;实用性:从实际需要与条件出发,冲泡一杯普通的“大碗
茶”,也可冲泡一杯高贵的名茶。
科学性: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
茶叶的固有品质充分表现出来。
艺术性:选用合适的器皿以及优美的冲泡方法等,令人赏
心悦目。;茶艺表演;;1、冰心去凡尘(净器);3、清宫迎佳人(投茶);5、凤凰三点头(冲泡);7、慧心悟茶(品茶);;1、白鹤沐浴(洗杯);3、悬壶高冲(冲茶);5、关公巡城(倒茶);7、香茗敬宾(奉茶);茶与生活;(一)以茶为礼;(二)客来敬茶;(三)茶宴;二、科学饮茶;茶的合理选用;(一)根据气候和季节选茶;春季饮花茶,可去寒邪之气,促进体内阳气生发。
夏季饮绿茶,消暑解热,止渴强心。
秋季饮乌龙茶,能清除体内余热,止甘生津。
冬季饮红茶,味甘性温,生热暖胃。
;(二)根据食物结构选茶;(三)根据人的身体状况选茶;泡茶三要素;(一)茶叶质量的选择;(二)泡茶用水的选择;(三)茶具的选择;陶器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四)正确的泡茶方法;;合理饮茶;谢谢,请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