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应用与创新为导向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43.36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6.84千字
文档摘要

应用与创新为导向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

刘延刚丁翠玲郑旭

[摘要]实验教学是加深医学微生物理论知识的关键部分,也是培养医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与方法已经逐渐与社会实践脱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课程组充分分析教学问题,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制备为主要内容,在保障生物安全的基础上,将病毒标本处置、生物安全与个人防护、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等教学目标及病毒学相关的重要内容融入其中,并在多个部分融入对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套以应用与创新为导向,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创新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初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乙型脑炎病毒;应用与创新

[基金项目]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SARS-CoV-2感染肺泡上皮细胞的入侵机制研究”(21YF1457800);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JEV非结构蛋白1在诱导自身免疫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0-0113-04[收稿日期]2022-05-27

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要求:“要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1]。”随着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对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微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而实验教学作为“医学微生物学”至关重要的一个模块,是加深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关键部分,也是培养医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2-3]。如何改革教学体系,优化实验设计,提高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4]。

传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针对学生理论课程授课内容,尽可能多地将理论知识重点纳入实验课程中来。然而,在近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尽管微生物经典原理与理论变化不大,但是原本的多数实验内容与方法已经与社会实践脱节。这不仅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违背课程设计的本意,更对学生未来在工作实践中运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不利。鉴于此,本课程组前期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诸多有意义的尝试,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本课程组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以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制备技术为基础,初步建立了一套以应用与创新为导向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笔者现就此教学设计作简要交流,为读者提供参考。

一、分析教学问题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基本与理论教材相对应,分为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其他病原体相关实验。各部分实验结构设计基本相似,主要包括概述与具体病原体特性相关实验。在这里,我们以“病毒学实验”为例进行设计。“病毒学实验”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病毒的标本处理、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考虑到生物安全,原来开展的实验课程中学生只操作“血凝实验”部分,“流感病毒鸡胚接种”和“病毒致细胞病变”均只作为展示内容。尽管内容上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实验内容比较分散,缺乏连贯性,学生整体掌握情况比较一般;另一方面,实验内容距离生活比较远,部分学生缺乏兴趣,导致上课过程不够专注,实验完成度较低,更难培养创造性;此外,操作部分太少,学生难有动手机会,容易缺乏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学完以后印象不深。

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本课程的其他部分,也广泛存在于其他学科实验课程中。因此,亟须设计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模式,不仅要全面涵盖教学目标,还应贴近生活、连贯有序、全程参与,让学生想来做、可以做、做得好。这不仅对我们上好病毒学实验课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微生物学其他部分实验课程乃至其他学科的实验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整合实验内容

本课程组在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组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最终选择了以“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制备”基本过程为实验内容,主要考虑是:一方面,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的重要部分,所有儿童均需接种,贴近学生生活;另一方面,乙型脑炎病毒减毒疫苗株无致病性,可以作为安全的研究材料。实验的流程参考《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中《冻干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部分要求,在保障生物安全的基础上,将生物安全与个人防护、病毒标本处置、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等教学目标及病毒学相关的重要内容融入其中。同时,实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