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态语言学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docx
文件大小:43.26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6.89千字
文档摘要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在人们工作生活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各专业教育中,英语教学不可或缺。英语水平的提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国内外先进信息,大大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获取能力以及对外交流能力。在中国传统课堂中,常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之间认知、互动单一的现象,学生感觉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较低,部分学生甚至存在抵触心理,这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下降,整体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同时,现存较为单一的教学内容,也常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社会就业需求偏差严重,使学生无法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英语要求标准。因此,如何提高生态语言学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是本文探讨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3-0000-04[收稿日期]2022-11-14

目前,国内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教学多是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更多贴合学生考试内容,大学英语则更注重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重视学生是否能够将自身的英语能力与相关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等相融合。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听”“写”的能力,同时还更注重“说”的能力,能够流利地与人进行英语交流是大学英语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1]。在语言学习中,语言环境的营造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提高学习速度与深度。语言学习环境,实质上是一个内涵及外延较广的概念,除学习语言的学生以外,其余与语言学习及运用相关的一切周围事物均可称之为语言学习环境[2]。近年来,“生态化”的语言学習环境受到了语言教育领域的重视。本文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分析与改进策略的探索。

一、生态语言学与大学英语

(一)生态语言学概述

生态语言学,其中“生态”意为一切生物的生活生存情况和状态,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则是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沟通、影响的重要媒介。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之间有机融合所产生的学科。其认为人类在日常生活、工作等环境中所使用的语言是语言生态中关键的组成部分,语言与语境的和谐是使语言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因素[3]。生态语言学作为新的学科,具备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微观视角下的生态语言学主要是通过“生态”对语言及语言使用进行探索,其更为关注于语言本身,而宏观生态语言学所包含范围较微观语言学更为广阔,涉及诸多学科。

(二)生态语言学的学科观点及思想

目前,随着国内外对生态语言学研究的逐步推进,不少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毋庸置疑的是,生态语言学的研究核心应为语言与生态环境两者的关系问题。从语言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作为语言的运用主体,共同维系课堂内“教学生态系统”的平衡,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等多种因素均是“生态系统”是否能够保持平衡的关键。在生态语言学中,语言并不是一种工具或社会现象,而是具有一定生命力,即“语言生命”。人类社会中的语言常可因环境的多样性而改变,实际上,各国语言的差异就是生态环境对语言形成、发展、消退影响的最佳证明。生态语言学概念下的语言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媒介,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知客观世界、社会等诸多领域。语言生态主要对语言、环境、人与人之间交往三者之间联系产生重要影响,如:当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常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外界多方面的因素均可影响到教师与学生双方交流内容、情绪、速度等[4]。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到语言生态环境对语言的交流、学习的重要性。

(三)生态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生态语言学不断在各语言教学中得到实践应用,其所产生的效果也得到了证实。语言生态分为外生态环境以及内生态环境,其中,外生态环境主要指语言的使用者自身所处的自然、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等环境,内生态环境主要指使用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从生态语言学宏观角度来讲,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校园学习环境、科学的学习安排,选取恰当的教材与设备[5]。从生态语言学微观理念上来讲,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期间,需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动力,支持学生寻找、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供参考意见,学生给予教师积极反馈以及教学上的改进意见。课堂的生态语言环境中,教师、学生、语言为核心重点元素,三者相互具有紧密联系,可相互影响、促进、制约,教师需为学生与英语建立良好的生态关系,使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二、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受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自身具备的学习能力、水平以及英语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