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美育 教案 第二章? 心灵的熏陶:大学美育.docx
文件大小:18.0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2.19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章?心灵的熏陶:大学美育

“美使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更美。”同学你好,欢迎来到大学美育课堂,我是邱璟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美与美育。

(翻)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美育。

2.了解美育的功能。

3.了解新时代大学美育的作用及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美育课程的方法。

(翻)

(翻-目录)

第一节?美与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育注重情感、美感、心灵的教育。给美育正式定义并进行广泛传播的是德国美学大家、诗人席勒。1795年席勒出版了《审美教育书简》,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分析了美育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出现关于美育的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美育的思想是对先哲们美育思想的总结与发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除了体现在创造能力外,还体现在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这为我们揭示了美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育的研究更趋成熟。

(翻)

首先,对美育内涵的界定由最初的艺术教育扩展到更广的范围,自然美、科技美、社会美也被纳入美育体系。其次,对美育功能的研究更加深入。相关学者认为美育不仅有培养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功能,还有塑造人格、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此外,各高校也开始设置专业课程进行审美教育和美学研究。美育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翻)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中国美育的宗旨。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再见!

(翻)

第二章第二节?美育的本质及功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同学你好,欢迎回到课堂,我是邱璟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美育的本质及功能。

(翻)

美育的本质

美育的本质,回答的是美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包括它的地位和作用。关于美育的本质有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认为美育是德育、智育、体育三者的辅助,又称“从属论”;第二种认为美育即情感教育,遵从席勒的观点,又称“情感教育论”。

“从属论”的代表学者是苏联的奥夫相尼柯夫和拉祖姆内依,他们合编了《简明美学辞典》,其中阐述了他们对美育的理解。

“情感教育论”的代表学者是蔡元培。

(翻)

美育的功能

美育是塑造人灵魂的教育,是一种立足于培养人的审美鉴赏力的教育。以下3点是美育的主要功能。

陶冶情感

陶冶情感是美育的核心功能之一。美育通过艺术、文学、音乐等形式能够深入触及人的心灵,引发情感的共鸣与升华。这种体验不局限于个人,还可以拓展到社会群体,成为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体验。

开发创造力

创造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美育可以帮助人们开发创造力。经过长期美学熏陶的人会比其他人更细腻、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而这也恰好是人类创造力的来源之一。

塑造人的灵魂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通过提升人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美育通过鉴赏美的事物净化人的内心,从而实现身心合一、自然和谐。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再见!

(翻)

第二章第三节?新时代大学美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同学你好,欢迎回到课堂,我是邱璟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是新时代大学美育。

(翻)

新时代大学美育的作用

说到美育,我们就不得不讲到审美,审美是多种多样的,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什么类型的审美方式与大学美育最为贴切?那就是形式审美。由于形式审美具有单纯性、自由性、广泛性等特点,因此其更易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形式审美的语境下,新时代大学美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强化大学教育活动效果

在大学教育活动中,我们通常使用直观的感性形式来讲授抽象的概念和道理,使教育对象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德、智、体、美”并行时,“美”是“德、智、体”教育的中介和传导工具。

(翻)

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美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美是抽象的、朦胧的,常常留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而正是这自由的氛围让美育拥有了提升大学生文化品位的作用。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大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内涵,从而提高对文化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翻)

如何学习美育课程

学习美育课程需要全面、多角度地理解和实践,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了解美育课程的定义和目标

美育课程是指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兴趣和审美能力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