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三大中国期货市场经典案例.docx
文件大小:18.0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5.83千字
文档摘要

三大中国期货市场经典案例

海南橡胶期货惊魂实战录

1997年初,在R703合约上,多头逆市拉抬期市胶价,使得海南中商所定点库所存的自然橡胶仓单开头增加。到R708逼空行情消灭之前,注册仓单已达4万多吨。R708大事的导火线应是东京天胶于110日元/公斤一线企稳后大幅反弹。国内一大批投机商本欲借机在R706合约上做文章,但由于受到以当地现货商为首的空头主力凭借实盘入市打压,再加上时间不充分,不得不放弃该合约,并主动平多翻空。于是,胶价全线崩盘,连续四天跌停,创下低9715元/吨(当时现货价已经跌破9000元/吨了)。但市场中的多头并不甘心失败,反调集雄厚的后备资金卷土重来。他们在R708上悄然建多,

在1997年5月份的下半月将胶价由10000点水平拉至11300点以上。而空头也不示弱,从国内现货市场上调入了大批自然胶现货进入中

商所仓库,并声称手中已把握了10万多吨现货仓单,预备以实盘交割相见。多头主力是上海、江浙一带的投机大户,他们诈称预备接完库存胶去扩大上海市场,以此来吸引中小散户加盟。多空大战在6月底至7月初再次升级,双方在11200-11400之间形成对抗。7月

4日,多头突然发难,实行上下洗盘。在R708合约跌到10790之后,多方强行拉抬,当日封至涨停,随后将期价连续上推,并挟持近23万手的巨仓。R708在7月底一度摸高到12600一线。

从8月4日起,以每天一个跌停板(前3日每日400点,后7日

每日20点)的速度于8月18日以11160元/吨和持仓59728手摘牌。

R708大事的直接结果为:多方分仓的近20个席位宣告爆仓;多方按8月18日持仓单边29864手支付20%的违约罚款,计3亿元;多方于8月4日至13日的协议平仓中支付赔偿金近2亿元;多方在交割中只牵强接下13000吨现货;而空方意欲交割的16万吨现货,最终在期、现货市场上以平均不高于8000元/吨的价格卖出,共计

损失14亿元(空方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因此,R708大事是一场严峻破坏期货市场规章而又两败俱伤的豪赌。

震惊中外的327国债风波

一、起因:一场资本大鳄与官方的生死博弈

1992年底,12个品种的国债标准期货合约被盛大推出,1993年上市交易。随后,北京商品交易所和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等十几家交易所也相继推出了国债期货。国债期货走向火爆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1994年初,一些券商钻实际利率比国债利率高的空子,违规超打算卖出非实物国债,以套用社会资金牟利。当国务院宣布查处这类券商时,他们为了补足打算外卖出的这局部非实物券,纷纷买入流散在社会上的实物券,使国债现货市场人为制造出供小于求的局面。二是为了协作国债发行,财政部依据当时物价水平较高的客

观状况,对1992年3年期和5年期利率比较低的券种实行保值补贴。

一时间,国库券炙手可热。当时,国债期货开户保证金只要1万元,

每手保证金只要500元,浮盈还可以再开仓;一些散户满仓带透支,一路死多头,由几万元翻到几十万元,再由几十万元翻到几百万元,狂热绝不亚于一场豪赌。

1995年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327“国债大事,当事人之一,万国证券。假设说中国股市存在大鳄的话,那么当年万国证券(现在申银万国证券即由申银和万国两家证券公司合并而来)的总经理管金生无疑要算现在这些大鳄的鼻祖。管金生当年在上海滩叱咤风云,被誉为“证券教父”。当事人之二,中经开。中经开有着财政部背景,总经理就是前国家财政部副部长.

“327”国债,是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库券,发行总量为240亿,1995年6月到期兑付。当时利率为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由于当时财政部对是否进展保值不确定,所以其价格在1995年2月后始终徘徊在147.8元--148.3元之间。但是随着财政部是否进展

保值贴补的猜测下,“327”国债的期货价格大幅度变化。其中万国(指没被申银合并前的万国)证券作为空方代表,联合了包括辽国发等6家机构进展做空,依据为1995年1月通货膨胀已经见顶,因此不会贴息。这是符合当时的根本国情的。而中经开为首的11家机构

由于其总经理就是前国家财政部副部长,因此得到很精准的消息,就是要进展保值贴补。因此坚决做多,不断推升价格。说简洁些,万国当时是以自己一家的势力对抗中国财政部,这是其实已经不是完全的技术对垒,而是政策搏弈了。

二:疯狂:震惊中外的最终八分钟

2月23日,多空短兵相接,多方根本掌握着主动权,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