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急救护理演讲人:日期:
目录02院前急救处理流程01脑卒中识别与评估03急性期护理操作规范04院内交接与检查配合05家属沟通与心理支持06出院后护理与预防教育
01脑卒中识别与评估
临床表现快速识别观察患者面部是否下垂或肢体是否偏瘫,尤其是单侧表现。面部下垂或偏瘫询问患者是否说话含糊或无法理解语言。语言障碍检查患者视力是否迅速下降或失明。急性视力障碍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头晕、站立不稳或行走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F(Face)让患者微笑,观察面部是否出现下垂或面瘫。01A(Arm)让患者抬高双臂,检查是否出现一侧手臂无力或偏瘫。02S(Speech)让患者重复简单句子,检查是否出现语言障碍或口齿不清。03T(Time)记录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04FAST评估工具应用
病情分级标准轻度脑卒中症状较轻,仅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轻微的神经功能缺损。01中度脑卒中症状较明显,患者出现偏瘫、失语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02重度脑卒中病情严重,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或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如大脑半球综合征等。03
02院前急救处理流程
现场急救核心步骤急救体位快速判断脑卒中症状,如意识、呼吸、心跳等,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紧急处理初步评估将患者置于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如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变化,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神经系统评估持续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呼吸循环监测保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过高或过低均会加重脑损伤。体温管理生命体征动态监测
转运途中风险管控转运前准备确保急救设备、药品齐全,并提前通知接收医院做好接诊准备。01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02紧急处理如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需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就近送医。03转运途中监护
03急性期护理操作规范
气道管理与氧疗支持气道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必要时使用吸引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01氧疗支持给予患者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调整氧流量。02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以确保患者呼吸功能。03
血压与血糖控制策略血压控制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及时调整降压药物,防止血压过高或过低。血糖监测与控制血压监测急性期患者血压过高,容易诱发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需积极控制血压。急性期患者血糖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脑组织的恢复,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降糖药物。
并发症预防措施预防褥疮急性期患者需长期卧床,应定期翻身、按摩,保持床单位整洁,预防褥疮的发生。预防尿路感染预防静脉血栓对于尿失禁或尿潴留的患者,及时留置导尿管,保持尿路通畅,定期清洁尿道口,预防尿路感染。急性期患者肢体活动不便,容易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需定期活动肢体,加强肢体被动运动,预防静脉血栓。123
04院内交接与检查配合
急诊科交接关键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患者基本信息意识状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应、肌力、语言能力等。病情状况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如已采取的急救措施、用药情况等。紧急处理措施
评估脑部功能状态,判断脑卒中的类型。脑电图检查对脑梗死等缺血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核磁共振检查快速识别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头颅CT检查010302影像学检查配合要点了解脑部血管情况,为溶栓治疗提供依据。血管造影检查04
溶栓治疗护理准备溶栓前准备评估患者溶栓适应症、排除禁忌症,准备溶栓药物等。溶栓过程中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溶栓后护理监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康复指导。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和恐惧,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05家属沟通与心理支持
病情告知沟通技巧尊重与理解先表达尊重,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再逐步告知病情,确保信息传递真实且全面递积极信息在告知病情的同时,传递治疗希望和康复案例,增强患者和家属的信心。清晰简洁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医学术语,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倾听与回应耐心倾听患者和家属的疑虑与需求,及时给予回应和解释。
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康复目标,明确治疗方向和预期效果。介绍脑卒中康复的成功案例,激发患者和家属的康复信心。提供康复知识手册和培训课程,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康复方法和技巧。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定期评估康复效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康复预期引导方案设定康复目标强调康复潜力康复知识教育定期评估与调整
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评估心理状态专业心理干预提供心理支持建立互助小组及时评估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识别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倾听、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