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夜间高烧护理常规.pptx
文件大小:3.88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2.28千字
文档摘要

夜间高烧护理常规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1

症状识别与评估

02

物理降温措施

03

药物干预方案

04

儿童特殊护理

05

并发症预防

06

护理记录规范

01

症状识别与评估

体温监测方法

使用体温计测量腋下、口腔或肛门温度,以判断是否发烧。

体温计测量

用手背触摸额头、颈部和手心,感受温度是否过高。

触感判断

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额温或耳温,快速判断体温状况。

红外测温

精神状态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状。

01

呼吸情况

注意呼吸是否急促、呼吸困难或伴有哮鸣声。

02

循环状况

检查手脚是否冰冷,以及有无面色苍白或发青现象。

03

消化系统

观察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脱水等症状。

04

伴随症状观察要点

危险信号识别标准

意识障碍

如出现昏迷、谵妄等严重意识障碍。

01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费力,鼻翼扇动,甚至口唇发绀。

02

循环衰竭

四肢湿冷、脉搏细弱甚至消失,血压明显降低。

03

惊厥

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可能伴有意识丧失。

04

02

物理降温措施

环境温度调节规范

室内温度适宜

将室内温度调节到舒适的范围,一般在20-22℃之间。

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直吹冷风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散热。

不要让患者直接吹冷风,以免加重病情。

1

2

3

冷敷部位选择技巧

将冷毛巾或冰袋敷在额头上,有助于降低头部温度。

冷敷额头

将冷毛巾或冰袋放在腋下和腹股沟处,能有效降低体温。

冷敷腋下和腹股沟

冷敷心前区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冷敷腹部可能引起腹泻。

避免冷敷心前区和腹部

擦拭部位选择

选择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进行擦拭。

01

擦拭水温适宜

用温水浸湿毛巾,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刺激皮肤。

02

擦拭方式合理

轻轻擦拭,不要用力搓揉,以免损伤皮肤。

03

擦拭时间控制

每次擦拭时间不超过20分钟,避免患者受凉。

04

温水擦拭操作流程

03

药物干预方案

在满足退烧效果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对肝肾损伤较小的药物。

退烧药物选择原则

优先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对存在过敏的药物严禁使用。

药物过敏者禁用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退烧药,以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避免重复使用

剂量计算标准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依据患者体重和药物说明书,合理计算药物剂量。

01

剂量不宜过大

退烧药剂量过大易导致患者出汗过多、虚脱等不良反应。

02

剂量不宜过小

剂量过小则达不到退热效果,延误病情。

03

用药间隔控制

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嘱,严格控制用药时间间隔。

严格遵守用药间隔

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体温、精神状态等。

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药物。

及时调整用药

04

儿童特殊护理

年龄区分处理要点

幼儿

高热时可能引起脱水,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相结合的方法。

03

高热时易引发惊厥,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喂服退烧药、贴退热贴等。

02

婴儿

新生儿

体温调节能力差,需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包裹。高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松开包被、温水擦浴等。

01

营造舒适环境

轻拍宝宝背部、轻揉宝宝腹部或给予拥抱等肢体接触,以安抚宝宝情绪。

轻柔安抚

适当喂养

夜间可适当喂些温水或母乳,但需避免过多喂养导致消化不良。

保持室内安静、温暖、通风,使用柔和的灯光和轻柔的床单、被褥。

夜间安抚技巧

宝宝出现高热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等。

出现惊厥

宝宝精神萎靡不振,反应差,甚至嗜睡。

精神萎靡

01

02

03

04

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均无效,体温持续超过39℃。

体温持续升高

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出现呼吸困难或口唇青紫。

呼吸急促

紧急就医指征

05

并发症预防

惊厥先兆识别

神经系统表现

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谵妄、幻觉、局部或全身肌肉抽搐等。

呼吸循环系统表现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苍白或发绀等。

消化系统表现

恶心、呕吐、腹泻等。

体温变化

体温急剧上升,出现高热。

脱水体征监测

患儿不断想喝水,口唇干燥。

口渴感

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

尿量减少

哭泣时泪液少或无泪。

泪液减少

皮肤弹性下降,出现干燥纹路。

皮肤干燥

继发感染防控

6px

6px

6px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破损和感染。

皮肤护理

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口腔卫生

01

03

02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患儿免疫力。

合理饮食

04

06

护理记录规范

体温曲线绘制

定时测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在规定的时间点进行体温测量。

01

准确记录

将测量的体温准确地记录在体温单上,注意小数点后的数值。

02

曲线连接

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