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眼科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体会
丁宇华王静王飞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立是现阶段高等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研室为例,分析了眼科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并从基本状态数据库信息的定期采集、数据分析、监管反馈三个方面探讨了医学院眼科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可行性、难点和解决方案。眼科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是顺应时代的产物,促进了眼科教研室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值得各院校、专业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医学院;眼科;本科教学;数据库
[基金项目]2019年度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SPOC专项)“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SPOCYB201906);2019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研究“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眼科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及利用”(2018-Y2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07-0149-04[收稿日期]2022-04-19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高校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1]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五位一体”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工作。互联网、云存储技术、电子移动设备等的发展与普及,使人们的生活轨迹越来越多地被记录与分析,这就是大数据的产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建立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2]。南京医科大学已拥有较完善、成熟的基本状态数据库,定期从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专业培养能力、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学习效果、特色发展、需解决的问题八个方面,总结并公开发布本科生教学质量报告,获得了良好的反馈,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及社会影响力。
在南京医科大学建立的平台上,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各教研室的基本状态数据库是必然趋势。眼科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不仅包括了教学工作中直接涉及的信息,如各本科专业眼科学课程大纲及学时安排、学生专业及人数、科室带教教师的基本信息,还包括了教学工作中相关的信息,如教师出国与进修学习、教师论文论著发表及专利获得、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等情况。眼科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数据和教学的质与量息息相关,可以指导眼科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与模式进行更好的改进,帮助深入了解教学梯队的组成,并且可以有所侧重地培养,进一步规范对眼科学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改进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本文将眼科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探索经验总结如下。
一、眼科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一)数据采集工作,即对基本情况的一次详尽掌握
眼科学教研室的师资力量每年都会有新的变化,例如,师资队伍中新教师的入职、在职教师学历学位的变化、教师海内外研修经历的增加、高层次人才的情况、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等。只有在数据库资料的采集过程中,才能将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实时了解教研室实际的师资力量,梳理出眼科各亚专业方向(例如角膜、白内障、眼底、斜弱视、眼眶等)师资的分布配比和学科梯队建设的情况,从而统筹安排,培养各专业型人才,平衡发展,提升实力。
每学期眼科学教学的本科生对象均不同,学生的基本信息一直在变化,因此需要不断采集本科生的基本信息、每学期学生对课程设置及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对课程的掌握情况等,才能动态掌握学生的情况,尽力做到因材施教。
(二)数据的分析处理,即为一次有效的自我评估
眼科教研室可以根据不同授课教师的任课反馈、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不同班级之间的眼科学课程学习情况的比较,分析同一班级不同学生之间、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之间、同一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情况,经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得到综合可靠的教学质量报告,从而总结教学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地改进教学质量,为眼科学授课方法的改进提供方向和经验。
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务办会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的要求,通过教学质量报告进行监督与评价,发现眼科学教研室以及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增加了教务办对眼科学教研室教学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系统[3]。同时,可将教学质量报告与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院校同一专业等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为眼科教研室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改进提升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4]。
(三)对分析情况的反馈,即是一次自我的改进与完善
眼科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需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产生眼科學教学质量等报告,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校的监管系统下,做出及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