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全麻护理
演讲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01
术前评估与准备
02
麻醉管理要点
03
术中护理配合
04
术后复苏监护
05
家长沟通与宣教
06
质量控制标准
01
术前评估与准备
牙齿多颗龋坏
涉及多颗牙齿的龋坏,尤其是影响咀嚼功能的龋坏。
01
牙病治疗困难
儿童牙病治疗困难,如复杂根管治疗等。
02
口腔手术需要
如拔牙、囊肿切除等手术需要全麻。
03
配合能力不足
患儿对口腔治疗极度恐惧或配合能力不足。
04
全麻适应症分析
患儿全身状况评估
评估患儿身体健康状况,确保无全身性疾病或异常情况。
身体健康状况
了解患儿对麻醉药物、抗生素等有无过敏史或不良反应。
评估患儿呼吸道状况,如有无呼吸道感染、哮喘等。
评估患儿心脏功能,确保能够耐受全麻手术。
过敏史及药物反应
呼吸系统状况
心脏功能
术前2-4小时开始禁饮,包括清水、果汁等。
禁饮时间
确保手术过程中胃内无食物和水,减少呕吐和误吸风险。
禁食禁饮目的
01
02
03
04
根据患儿年龄和手术时间确定,通常为术前6-8小时。
禁食时间
对于必须服用药物的患儿,可在术前按医嘱用少量水送服。
特殊情况处理
术前禁食禁饮标准
02
麻醉管理要点
麻醉药物选择原则
选择毒性低、代谢快、对生理功能影响小的麻醉药物。
安全性高
确保麻醉效果稳定,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
药效稳定
选择易于掌控和调节的麻醉药物,以便在手术过程中随时调整麻醉深度。
易于控制
剂量计算与给药方式
01
剂量计算
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手术时间和麻醉药物的种类等因素,精确计算麻醉药物的剂量。
02
给药方式
通常采用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具体方式需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和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生命体征监测指标
体温监测
维持适宜的体温,避免低体温或高热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03
监测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及时发现并处理循环系统异常。
02
循环监测
呼吸监测
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确保呼吸道通畅。
01
03
术中护理配合
气道安全管理策略
评估患者的通气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有无呼吸困难等。
使用吸引器、放置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等方式,确保呼吸道通畅。
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常规气道评估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口腔操作区域暴露技巧
通过调整患者头部位置,便于口腔操作区域的暴露。
头部位置调整
使用开口器、舌钳等器械,协助暴露口腔操作区域。
器械辅助暴露
通过牵拉口角、舌体等方式,扩大口腔内空间,提高操作便捷性。
口腔内空间管理
应急事件处理流程
应急准备
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准备必要的急救物品,如急救药品、氧气、气管插管等。
01
紧急呼叫
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共同处理。
02
快速处理
迅速、准确地处理应急事件,如呼吸暂停、心跳骤停等,确保患者安全。
03
04
术后复苏监护
苏醒期观察重点
6px
6px
6px
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患儿平稳度过苏醒期。
生命体征监测
观察患儿神志恢复情况,确保完全苏醒,避免再次麻醉风险。
神志状态观察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气道管理
01
03
02
检查手术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伤口出血情况
04
常见并发症预防措施
术前禁食禁饮,减少胃内容物;术后保持头侧位,利于分泌物排出。
呼吸道梗阻预防
术中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避免过深麻醉导致血压下降。
避免麻醉气体刺激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保温,可提前预热复苏室或给予患儿保暖措施。
低血压预防
喉痉挛预防
术后寒战预防
疼痛评估
采用专业的疼痛评估工具,对患儿进行疼痛程度评估,确保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镇痛药物使用
根据患儿疼痛程度,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镇静评估
对使用镇静药物的患儿进行定期评估,确保镇静深度适中,避免过度镇静或镇静不足。
非药物镇痛方法
可采用局部冷敷、按摩等方法缓解患儿疼痛,提高患儿舒适度。
疼痛管理与镇静评估
05
家长沟通与宣教
术前知情告知内容
手术风险与安全性
向家长详细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安全性,包括全麻对儿童的生理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01
术前准备事项
告知家长需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时间,以及手术当天的穿着和到达手术室的时间等。
02
术中监测与措施
向家长介绍术中的监测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让家长了解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03
术后家庭护理指导
口腔卫生与清洁
指导家长如何协助儿童保持口腔卫生,包括刷牙、漱口等,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03
提供术后饮食建议,包括何时开始进食、食物种类、口感等,以确保儿童的营养摄入和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