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美否认质疑“重组胶原蛋白”检测方法,化学博士予以反驳
2025年5月24日,港股上市公司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因被香港大学化学博士郝宇(网名“大嘴博士颜究所”)检测“重组胶原蛋白”成分不合格,被推上风口浪尖。(详见文章《香港化学博士质疑巨子生物疑似造假?重组胶原竟测不到胶原!》)
可复美不认可化学博士的检测报告
当天晚上,“可复美”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账号发布“告消费者书”,对网络上传播的“巨子生物可复美产品检测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等质疑进行声明。
可复美指出,已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多批次检测结果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网传的“0.0177%添加量”严重不符。
可复美表示,根据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2021年第77号)第十二条及产品备案信息,其“可溶性胶原”成分添加量大于0.1%(w/w),按法规要求以“成分”引导语引出且排序第七,与网传的“0.0177%添加量”不符。
此外,可复美还表示:“我们深知单一的内部检测结果或许无法完全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因此,我们已经委托多家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该相关产品进行进一步检测。检测需要时间,我们会在拿到最新检测报告后第一时间公布。”
值得关注的是,可复美指出,不实指控所用的检测方法未被纳入相关行业标准,且该方法及样品预处理未经严格方法学验证,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公司强调,对方未向公司索要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公司也未对外提供该原料,因此对方无法完成检测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其结果不可信。
最后,可复美声明称,自4月起持续遭遇有组织的黑公关攻击,已固定证据并将启动法律程序。公司表示,虽然科研与品牌建设艰难,但将坚持依法经营,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并获网信部门支持清理不实信息。公司呼吁公众理性判断,勿信谣言,强调将依法维权,做负责任的高科技企业。
随后,“大嘴博士颜究所”视频号发布的视频因违规被平台删除。
不过,有不少网友对于可复美的回复并不是很认可。
有网友在相关微博下方评论道:“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你们产品里有没有添加重组胶原蛋白,具体添加量是多少,而不是产品总的蛋白质含量。你们质量部难道没有留存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及纯度测试的报告吗?请出示鉴别报告,别拿蛋白质含量报告来应付我们。”这条评论获得了388个点赞。
此外,还有网友直接斥责其行为是“偷换概念”。
化学博士发反驳
针对可复美的声明,郝宇博士表示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回应核心争议点,澄清事实,维护科学和消费者权益。
1、关于检测方法
巨子生物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1947-2025》中的检测方法,但实际可能使用了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曾因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而备受争议,其无法区分蛋白质中的氮和非蛋白氮,会导致蛋白质含量虚高。化妆品成分复杂,该方法不适用。郝宇采用HPLC氨基酸定量法,通过水解产品中的蛋白质并检测氨基酸含量,准确可靠。巨子生物选择凯氏定氮法,存在科学争议,误导消费者。
2、关于产品下架
巨子生物在声明中否认检测结果,但涉事产品(可复美Human-Like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已全面从淘宝、京东和抖音平台下架。这种“一边否认一边下架”的行为令人费解,不符合公开透明的原则。此外,巨子声明中引用的产品配方与郝宇博士检测的产品配方不同,郝宇也将对声明中的配方进行检测并公布结果。
3、关于送检样品
巨子生物质疑郝宇博士未向其索要重组胶原原料,暗示检测需要依赖其提供的原料。但实际上,郝宇检测的是产品本身,直接从官方店铺购买即可,无需企业原料。巨子生物不对外销售原料,这可能阻碍外部验证和同行评议。对于巨子生物声称要送检的样品,郝宇博士质疑其独立性,担心样品被调换或特殊处理。
4、关于科学问题回应
巨子生物在声明中避而不谈关键科学问题,如“为何检测不到胶原蛋白的核心氨基酸,甘氨酸?”“将二肽命名为Mini小分子胶原是否扭曲科学概念?”这种选择性回应加剧了公众的疑虑。同时,郝宇博士收到假公安电话和金钱协商,但其的目的是维护科学和消费者权益,不是商战的棋子。郝宇博士希望巨子生物能正面回应科学问题,不要压制科学讨论。
5、关于动机和商战攻击
郝宇博士有行业影响力,与三家上市公司合作,不会轻易被编入商战故事。郝宇博士曾发表文章指出重组胶原蛋白不应成为中国产业研究的科研大方向。郝宇博士对巨子生物的关注源于对“爽剧”科研的警惕。只要巨子生物设计合理检测流程,郝宇博士愿意改变态度并致歉。
四种检测方法分析
郝宇博士还对常用的四种蛋白质检测方法做了对比分析:
1、凯氏定氮法: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非特异性高,易导致蛋白质含量虚高,适用于食品或饲料的粗略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