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疱疹性咽峡炎传染防控指南.pptx
文件大小:3.2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2.73千字
文档摘要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防控指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疾病概述

02

传播途径解析

03

个人防护措施

04

环境防控策略

05

病例应对方案

06

健康宣教体系

01

疾病概述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埃可病毒及肠道病毒71型等病原体引起。

病原体

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常导致暴发性流行,人群对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年更为敏感,病愈后可获得持久而稳定的免疫力。

传播特性

01

02

病原体与传播特性

患者常出现急剧发热,热度可达39℃以上,并伴有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

咽峡部出现充血、水肿,咽峡部黏膜出现多个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疱疹破溃形成溃疡。

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导致咽部疼痛剧烈,患者常因疼痛而吞咽困难,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食、哭闹不安。

部分患者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但一般不会化脓。

典型临床症状表现

发热

咽峡部疱疹

咽痛与吞咽困难

颈部淋巴结肿大

高发人群与流行季节

01

高发人群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在儿童中流行,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更为易感。

02

流行季节

夏秋季为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主要流行于温带地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可全年发病。

02

传播途径解析

疱疹性咽峡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皮肤疱疹中,直接接触后极易感染。

接触患者皮肤疱疹

病毒可通过患者唾液及咽喉分泌物传播,如接吻、共用餐具等行为。

接触患者唾液及咽喉分泌物

如毛巾、衣物、玩具等被患者污染后,健康人接触这些物品也可能感染病毒。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直接接触传播机制

飞沫中含有大量病毒,易传播给近距离接触的人。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

飞沫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感染。

近距离面对面交谈

飞沫在密闭空间中传播速度更快,感染风险更高。

密闭空间内

飞沫传播风险场景

01

02

03

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水龙头等,病毒可附着在这些物体表面,通过手部接触后传播。

污染物间接传播路径

接触被污染的公共设施

病毒可通过食物或水进入人体,导致感染。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

如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药品等,可能传播病毒。

接触被污染的医疗用品

03

个人防护措施

手部卫生执行标准

洗手时机

在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等,均需要洗手。

01

洗手方法

采用流动水,使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按照六步洗手法彻底清洗双手。

02

手部消毒

在无法洗手的情况下,可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03

患者接触禁忌行为

避免与患者发生拥抱、亲吻等亲密接触行为。

避免亲密接触

不共用餐具、水杯、毛巾等个人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共用物品

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至少1米以上,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保持社交距离

个人用品消毒规范

餐具消毒

患者使用的餐具需煮沸消毒或使用餐具消毒柜进行消毒。

01

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表面,如桌面、门把手等,需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02

衣物消毒

患者衣物需单独清洗,采用高温烘干或暴晒的方式进行消毒。

03

物品表面消毒

04

环境防控策略

公共场所消毒重点

空气消毒

包括桌面、地面、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84消毒液或酒精湿巾擦拭。

餐具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

公共场所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可使用空气消毒机或喷洒消毒液。

餐具应使用高温蒸汽或紫外线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通风系统管理要求

定期清洁通风系统

定期清理通风管道和风口,避免积尘和细菌滋生。

01

增加通风量

在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新风量,减少病毒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

02

通风系统消毒

可使用专业的消毒药剂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空气质量。

03

及时清理垃圾,避免垃圾堆积造成细菌滋生和异味扩散。

垃圾清运

对于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应使用消毒液或漂白粉进行覆盖处理,避免病毒扩散。

污染物遮盖

处理污染物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如橡胶手套、口罩等,避免交叉感染。

专用工具

污染物处理操作流程

05

病例应对方案

早期症状识别标准

早期症状识别标准

发热

咽峡部疱疹

咽痛

伴随症状

患者体温急剧升高,通常超过38.5℃,持续数天。

患者咽部疼痛明显,吞咽困难,甚至拒绝进食和饮水。

患者咽峡部出现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头痛、腹痛、呕吐、肌肉疼痛等症状。

患者应单独居住在一个房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

患者在家庭内应佩戴口罩,避免通过飞沫传播病毒。

患者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毒传播。

家人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居家隔离实施步骤

单独居住

呼吸道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