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省生物制品与药物研究所招聘12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以下不属于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
A.人员能进能出
B.待遇能高能低
C.编制可有可无
D.岗位可上可下
【答案】:C
【解析】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可上可下、待遇能高能低。而编制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依据,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管理要求,编制并非可有可无,它对于保障事业单位的规范运行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不属于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编制可有可无。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文发文办理主要程序的是()。
A.复核
B.登记
C.印制
D.归档
【答案】:D
【解析】公文发文办理的主要程序包括复核、登记、印制、核发等环节。而归档是公文办理完毕后,按照有关规定将公文的定稿、正本和有关材料收集齐全,进行整理立卷,集中保管的活动,它属于公文的整理归档阶段,并非发文办理的主要程序。
3、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请问当年楚霸王自刎的乌江在哪个省境内?()
A.贵州
B.安徽
C.江苏
D.湖北
【答案】:B
【解析】项羽自刎的乌江位于现在安徽省和县境内。在马鞍山到南京这一段,长江基本上是南北走向的,垓下之战失败后,项羽突围,乌江在长江西岸,所以才有“不肯过江东”的典故。
4、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适宜采用()的货币政策。
A.松散
B.紧缩
C.扩张
D.均衡
【答案】:B
【解析】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市场上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持续、普遍上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需要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松散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增加货币的供给和信贷的投放,会使市场上货币更多,加剧通货膨胀,因此不适合在通货膨胀严重时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等方式,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抑制通货膨胀,所以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比较适宜。扩张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会进一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加重通货膨胀的程度,不适用于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均衡的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使总供求基本平衡,物价基本稳定,在通货膨胀严重时,这种政策不能有效解决货币过多的问题,无法抑制通货膨胀。综上,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采用的货币政策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5、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A.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C.个人意识从群体意识中产生
D.两者相互依赖、作用和转化
【答案】:D
【解析】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并非简单的总和、决定或产生关系。它们相互依赖,彼此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相互转化,体现了两者紧密的联系。
6、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
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B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优势在其中占尽先机,所以其发展必然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非对所有国家都有利。
7、超市抽奖的最高奖励资金是多少?()
A.500
B.1000
C.10000
D.50000
【答案】:D
【解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进行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五万元。在超市抽奖活动中,最高奖励资金的上限即为五万元,这是为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最高奖励资金为五万元。
8、电子信息技术属于()。
A.第一次革命
B.第二次革命
C.第三次革命
D.第四次革命
【答案】:C
【解析】科技革命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每一次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社会的深刻变革。第一次科技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主要集中在纺织、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特征,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电子信息技术是此次革命的核心之一,其发展和应用使得信息传播和处理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