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疼痛的人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护理干预措施
03
药物管理规范
04
非药物干预技术
05
并发症预防管理
06
患者教育体系
01
疼痛评估标准
01
疼痛评估标准
PART
疼痛量化工具应用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
通过患者面部表情来评估疼痛程度,适用于儿童或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患者。
03
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在一条直线上做标记,从无痛到最痛。
02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
数字评分量表(NRS)
患者用0-10的数字表示疼痛程度,0为无痛,10为最痛。
01
了解手术引起的疼痛程度,及时采取镇痛措施。
术后即刻评估
每隔一定时间(如每小时)评估一次,及时调整镇痛方案。
术后定时评估
01
02
03
04
了解患者基础疼痛水平,为术后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术前评估
评估患者活动后的疼痛程度,指导患者合理活动。
活动后评估
评估时间节点设置
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降低,应适当降低疼痛评估阈值,加强观察。
儿童对疼痛的表达能力不足,应通过多种方式评估疼痛程度,如观察行为、情绪等。
精神病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评估,如生理指标、行为反应等。
昏迷患者无法表达疼痛,需依赖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进行疼痛评估。
特殊人群调整原则
老年人
儿童
精神病患者
昏迷患者
02
护理干预措施
PART
体位护理优化方案
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和疼痛程度,协助患者摆放舒适体位,减轻切口张力,缓解疼痛。
舒适体位摆放
协助患者定时翻身,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导致压疮和不适感。
定时翻身
适当抬高床头,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减轻腹部压力,缓解疼痛。
床头抬高
伤口管理关键要点
避免伤口刺激
避免过度牵拉、摩擦等刺激伤口的行为,减轻疼痛。
03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裂开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02
伤口观察
伤口清洁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01
物理镇痛实施路径
药物镇痛
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告知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确保用药安全。
01
物理疗法
如冷敷、热敷、按摩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疗法,缓解疼痛。
02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疼痛情况,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03
03
药物管理规范
PART
阶梯给药执行标准
轻度疼痛
选用非阿片类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等。
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
1
2
3
阿片类药物监控流程
阿片类药物必须严格管理,存放在专用保险柜内,确保药物安全。
药物保管
每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时,需详细记录患者信息、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
用药记录
根据患者病情和疼痛程度,逐步调整阿片类药物的剂量,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剂量调整
恶心呕吐
给予止吐药物,调整饮食,减少药物刺激。
01
呼吸抑制
严密监测患者呼吸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02
便秘
给予缓泻剂或润肠剂,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03
尿潴留
采取热敷、按摩等措施促进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
04
不良反应应对策略
04
非药物干预技术
PART
心理疏导实施方法
认知重构
通过与病人交流,帮助其认识到疼痛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消除恐惧和焦虑情绪。
01
放松训练
教授病人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疼痛感。
02
心理支持
给予病人安慰、鼓励和理解,帮助其建立战胜疼痛的信心。
03
深呼吸练习
让病人将注意力集中在腹部,通过腹部起伏进行呼吸,提高呼吸效率。
腹式呼吸
呼吸配合动作
在深呼吸的基础上,结合轻柔的翻身、肢体活动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指导病人进行深而慢的呼吸,有助于放松身体,减轻疼痛。
呼吸训练操作指南
冷热疗法应用禁忌
对于感觉异常、冻伤、血液循环障碍等病人,应禁止使用冷敷。
冷敷禁忌
对于急性炎症、出血倾向、皮肤破损等病人,应禁止使用热敷。
热敷禁忌
使用冷热疗法时,应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烫伤或冻伤。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
注意事项
05
并发症预防管理
PART
深静脉血栓预防
机械性预防措施
使用弹力袜、气压治疗等机械性装置,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03
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如肝素等,以降低血液凝固性。
02
预防性药物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
01
肺部感染控制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坠积性肺炎。
01
口腔卫生
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02
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减少空气中细菌含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