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风护理常规讲课.pptx
文件大小:4.52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2.82千字
文档摘要

中风护理常规讲课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急性期护理规范

01

中风疾病概述

03

恢复期基础护理

04

并发症预防策略

05

康复训练指导

06

家庭护理支持体系

01

PART

中风疾病概述

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

01

中风定义

中风,亦称为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02

流行病学特征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是全球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

主要病理机制分类

缺血性中风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脑组织,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常见的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01

出血性中风

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压迫脑组织并导致脑细胞死亡,常见的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02

典型临床表现识别

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

失语或语言障碍

视力障碍

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不能自主活动。

一侧肢体或躯干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

不能说话或说话不清楚,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眼睛突然失明或视力模糊,有时伴随眼球活动障碍。

02

PART

急性期护理规范

体位管理与气道保护

患者应平卧,头部偏向一侧,以便于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自然流出,防止误吸造成窒息。

体位摆放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必要时可使用吸引器辅助排痰。

气道保护

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减少肺部感染风险。

翻身拍背

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尤其是发病初期,及时调整降压药物使用,防止血压过高导致病情恶化。

监测患者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及时发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定期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发热症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

生命体征监测要点

血压监测

心率监测

呼吸监测

体温监测

急救流程标准化操作

紧急呼叫

溶栓治疗

快速评估

并发症处理

发现患者出现中风症状时,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同时保持患者安静、平稳。

迅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确定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在医生指导下,尽快给予溶栓治疗,以恢复脑部血液供应,挽救受损神经细胞。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如脑水肿、消化道出血等。

03

PART

恢复期基础护理

皮肤清洁与排泄护理

皮肤清洁

定期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采用温和洗涤剂;会阴部等易感染部位需每天清洁。

01

排泄护理

定时排便,保持大小便通畅,注意排泄物刺激导致的皮肤损伤。

02

预防压疮

定时翻身,减轻局部长期受压,避免压疮发生。

03

皮肤保护

避免皮肤受损,如烫伤、划伤等,慎用热水袋等保暖设备。

04

吞咽功能评估训练

吞咽功能评估

吞咽训练

饮食调整

心理护理

通过饮水试验、食物黏稠度测试等方法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吞咽训练计划,包括口腔运动、咽部刺激等。

根据吞咽功能恢复情况,逐步调整饮食种类和性状,避免误吸和呛咳。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配合吞咽训练和饮食调整。

良肢位摆放原则

保持关节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和变形,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仰卧位摆放

上肢伸直,下肢屈曲,足底放置支撑物,保持髋、膝关节屈曲。

健侧卧位摆放

患侧上肢伸直,下肢屈曲,健侧下肢轻度伸直,背部放置枕头支撑。

患侧卧位摆放

患侧上肢拉出,下肢伸直,健侧上肢屈曲置于胸前,患侧下肢屈曲置于枕上。

良肢位摆放技术要点

04

PART

并发症预防策略

肺部感染预防措施

6px

6px

6px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呼吸道护理

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误吸的食物,如汤、粥等,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饮食管理

每天进行口腔清洁,包括刷牙、漱口,以预防口腔感染。

口腔卫生

01

03

02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和耐药菌的产生。

合理使用抗生素

04

深静脉血栓防控方案

评估风险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评估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等级。

基本预防措施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穿弹力袜或气压治疗,以减少下肢血液淤滞。

药物预防

根据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预防血栓形成。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下肢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深静脉血栓。

压疮风险分级管理

评估风险

根据患者病情、营养状况、皮肤状况等因素,评估压疮的风险等级。

01

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使用减压床垫等。

02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过度受压和摩擦,预防皮肤损伤。

03

及时上报

发现压疮迹象,应及时上报并处理,避免压疮进一步发展。

04

05

PART

康复训练指导

分阶段康复目标设定

主要目标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如压疮、呼吸道感染等,同时保持肢体关节的活动度和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