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预防及护理演讲人:日期:
目录02预防措施规范01褥疮概述03护理实施要点04临床处理方案05特殊人群护理06质量管理体系
01褥疮概述
定义与病理机制01定义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而形成的溃疡或坏死。02病理机制长期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缺血性损伤;同时,皮肤及皮下组织长期缺氧,营养不良,易发生坏死和感染。
高危人群特征感觉障碍者如神经受损、意识不清等,对疼痛、不适等感觉反应迟钝,无法及时调整体位,避免长期受压。03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消瘦者皮下脂肪薄,对压力抵抗力差,易发生褥疮。02老年人和消瘦者长期卧床患者如瘫痪、昏迷、术后长期卧床等,因长时间无法自主翻身,导致身体某些部位长期受压。01
危害与并发症分析褥疮可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溃疡,严重者可深达肌肉、骨骼,甚至引起脓毒血症、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危害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渗出等;此外,还可导致骨髓炎、低蛋白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
02预防措施规范
风险评估工具应用用于评估患者褥疮发生的可能性,根据感知能力、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状况、摩擦和剪切力等指标进行评分。Braden量表评估患者褥疮风险的工具,包括身体状况、精神状态、活动能力、移动能力和失禁情况等因素。Norton量表
体位管理与翻身频率定时翻身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缓解局部压力。01体位交替采用30度侧卧位,以分散身体各部位的压力,避免局部受压过久。02正确移动移动患者时,需将患者完全抬离床面,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减少皮肤和床面的摩擦。03
支撑面选择标准支撑部位在身体与床面接触的部位,如肩胛部、肘部、髋部、膝部等,应放置软垫或气圈,以减轻局部压力。03选择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床单被褥,以减少皮肤受到的刺激和摩擦。02床单被褥床垫选择选用高密度海绵或气垫床,可有效分散身体压力,降低褥疮发生风险。01
03护理实施要点
皮肤清洁与保湿技术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轻轻清洗皮肤,避免用力搓揉,保持皮肤清洁。皮肤清洁方法使用温和无刺激的保湿乳液涂抹皮肤,避免皮肤干燥、脱屑。皮肤保湿护理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勤翻身、换姿势,使用软垫或气垫床保护皮肤。皮肤保护技巧
营养支持策略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营养摄入饮食调整水分补充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饮食,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促进伤口愈合。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有助于皮肤新陈代谢和排泄废物。
家属护理指导知识普及向家属普及褥疮预防及护理知识,提高他们的护理意识和技能。01日常护理指导家属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床单、清洗衣物等日常护理工作。02异常情况处理教育家属如何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就医。03
04临床处理方案
分期处理原则(Ⅰ-Ⅳ期)Ⅰ期Ⅲ期Ⅱ期Ⅳ期定期翻身、加强皮肤护理,使用气垫床,避免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循环。对水疱进行保护,防止破裂,局部消毒,可外用药物促进水疱吸收。清洁伤口,去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使用敷料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手术清创,切除坏死组织,修复缺损,加强护理,促进伤口愈合。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生素应用避免伤口受压、摩擦和污染,保持伤口干燥。伤口保用消毒溶液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减少细菌滋生。局部消毒保持病房整洁、通风,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环境管理感染控制方法
疼痛管理措施疼痛评估体位调整药物镇痛心理护理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疼痛。避免疼痛部位受压,采取合适体位减轻疼痛。根据疼痛程度选用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镇痛药物。关心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05特殊人群护理
老年患者注意事项皮肤状况老年患者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容易受损,需特别关注。01营养均衡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可能减弱,要确保其摄入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身体抵抗力。02活动能力老年患者行动不便,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褥疮,应加强翻身和护理。03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心理脆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应给予关怀和安慰。04
卧床患者管理方案定时翻身抬高床头保持床褥清洁使用专业床垫卧床患者每2-3小时翻身一次,以减少局部受压时间,预防褥疮。保持床褥的干净、整洁,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单、被褥等。将床头抬高15-30度,有利于减少身体下滑,降低褥疮风险。使用减压床垫、气垫床等专业设备,可有效降低褥疮发生率。
伤口护理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应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减轻患者痛苦。体位调整术后患者应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局部受压,影响伤口愈合。营养补充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