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
文件大小:42.27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78千字
文档摘要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唐丹,蒋梦,周丽萍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工业自动化学院,广东珠海519088)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对其进行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家庭教育应与社会教育及学校教育相结合完成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任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尊重青少年人格尊严,保护青少年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要紧密结合,协调一致;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需要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子女进行有意识的教育和影响。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作为我国新时代的人才主力军,同样也受到家庭教育的直接影响。在大学生的成长阶段,应充分发挥好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外在压力拥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但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对大学的适应性、感情、学业、社会关系等多方压力增加。从某高校大学生入学心理普测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相关调研发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在不同年级存有消长现象,但总体上与学历无关,与性别和所学专业存有显著差异。学业压力、择业压力、专业兴趣、人际关系等,正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惑的主要来源。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自我调节,通过打球、玩游戏、倾诉或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等方式排解心理困惑。

同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综合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取决于拥有的支持系统是否充足、有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不强,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与大学生谈心谈话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大部分在中学时期已经出现。有的学生选择了压制,将心结放在潜意识里;有的学生是在与家长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后,家长才知道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但是对此束手无策或者忽视。通过大量的心理约谈和访谈案例,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来自学业压力、父母管教过于严格、打击或是激励性教育、父母期望值过高等不恰当的家庭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密不可分。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较为主要和长远的,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家庭教育的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强迫式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经历的生活状态。例如,一些家长采取命令、惩罚、反向激励、打压式的方式强迫孩子学习,更有甚者,采取打骂的方式逼迫孩子学习。在孩子学习期间,为了能快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通过补课、请家教、强行制定学习目标等方式,逼迫孩子学习,久而久之,只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脱离了家庭的约束,进入“放飞自我”的状态,缺乏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习质量每况愈下。

过分专制的家庭教育经常以高声规范孩子的举动,限制他们的自由,否定他们的想法,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慌之中,无法表达自己,只懂唯唯诺诺,并使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仍旧缺乏自信心,不具备良好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控制欲强的家长,剥夺了孩子的三权,即选择权、尝试权、犯错权,使孩子无法独立成长。同样,长期在这种强迫性家庭教育方式下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自卑、叛逆的性格。这些孩子一旦形成这种性格特征,就会对学习充满恐惧、厌烦,对生活充满痛苦。

中国人素来谦逊,有些父母不习惯在人前称赞孩子,极易出现打压式家庭教育。家长对不经意的批评习以为常,认为无关紧要。其实,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是孩子建立自我形象的依据,如果经常提及他的缺点,孩子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仅影响其自信心,甚至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进而不思进取。

由此可见,强迫式、过分专制、打压式的家庭教育,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是让孩子听从、顺从家长的话,但是由于这种教育方式未能充分地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极大地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长期在这种强迫式家庭教育下生活的孩子,极有可能以不太健全的心理状态学习,一旦碰到困难和挫折且它们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时,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1]。

给孩子自由和爱不是无底线的,也不是没有边界的。在实际生活中,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