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疟疾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10.75 M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36千字
文档摘要

疟疾诊疗指南解读202XXXX2025.5

目录CONTENTS01疟疾概述02疟疾的病原学03疟疾的流行病学04疟疾的临床表现05疟疾的诊断06疟疾的治疗07疟疾的护理08疟疾的预防

疟疾概述01202X

疟疾的定义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疟疾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疟疾的危害疟疾可导致周期性寒战、发热、大汗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贫血、肝脾肿大等并发症。

重症疟疾病死率较高,尤其是恶性疟疾,常危及生命。我国疟疾现状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但输入性疟疾威胁依然存在。

我国面临的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成为保持消除疟疾状态的重点。疟疾的定义与危害

疟疾的病原学02202X

间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主要疟原虫之一,其潜伏期一般为11~13天。

间日疟原虫感染后常有复发,复发与肝内疟原虫休眠子或迟发型子孢子有关。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是疟原虫中致病力最强的一种,潜伏期较短,一般为7~9天。

恶性疟疾发热不规则,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重症疟疾的主要病原体。其他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也是疟疾的病原体,卵形疟原虫潜伏期为11~16天,三日疟原虫潜伏期为18~35天。

人猴共患的诺氏疟原虫也可引起疟疾,主要经猴-蚊-人传播。疟原虫种类

疟疾的流行病学03202X

疟疾患者疟疾患者是疟疾的主要传染源,其血液中含有疟原虫,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他人。

疟疾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因疟原虫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无症状带虫者无症状带虫者体内携带疟原虫,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也可成为疟疾的传染源。

无症状带虫者的存在增加了疟疾防控的难度,需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筛查。其他传染源少数疟疾可通过输血传播,患病孕妇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较为少见。传染源

疟疾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按蚊是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

不同地区的按蚊种类和传播能力不同,影响疟疾的流行程度。按蚊叮咬传播除按蚊叮咬外,疟疾还可通过输血、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较小。其他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除某些具有遗传特质的人群外,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对疟原虫普遍易感。

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感染疟疾后病情往往较重。人群普遍易感疟疾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和前往这些地区的旅行者是疟疾的高危人群。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输入性疟疾的威胁也逐渐扩大到非流行区。地域分布与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疟疾的临床表现04202X

STEP.01STEP.02典型患者表现典型疟疾发作可分为发冷期、发热期和出汗期,整个发作过程历时6~10小时。

间日疟和卵形疟发作周期为隔天一次,三日疟隔两天发作一次,恶性疟发热不规则。不典型患者表现不典型疟疾患者的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部分患者可出现类似感冒、流感或其他疾病的症状。

从疟疾流行区返回的患者,若出现发热等症状,需警惕疟疾的可能,避免误诊。普通型疟疾

重症疟疾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出现意识受损、虚脱、抽搐、酸中毒、低血糖、严重贫血、肾功能损害、黄疸、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显著出血、休克等严重症状。

重症疟疾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需及时识别和治疗。重症疟疾的临床表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疟原虫检测阳性且出现上述严重症状之一者,可判定为重症疟疾。

我国对重症疟疾的诊断标准进行了适当调整,原虫密度5%即可导致重症疟疾。重症疟疾的诊断标准重症疟疾

复发复发与肝内疟原虫休眠子或迟发型子孢子有关,间日疟和卵形疟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复发。

复发的间隔时间因疟原虫种类和株别而异,间日疟原虫热带株复发间隔较短,温带株复发间隔较长。再燃再燃与血液内残存的疟原虫有关,患者治疗不彻底时,残存的疟原虫可重新繁殖导致再燃。

再燃常出现在临床治愈后1个月内,需加强治疗和随访,防止病情反复。复发与再燃

疟疾的诊断05202X

流行病学史了解患者的流行病学史是诊断疟疾的重要依据之一,包括近期是否到过疟疾流行区、是否有输血史等。

在疟疾流行区有夜间停留史或近2周内有输血史的患者,若出现发热等症状,应高度怀疑疟疾。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周期性寒战、发热、大汗、贫血、肝脾肿大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疟疾的可能性。

但疟疾的临床表现多样,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疟疾的关键,包括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可明确疟疾的诊断并确定疟原虫种类。010203诊断原则

0201病原学检查外周血涂片显微镜检测是疟疾诊断的“金标准”,可确定疟疾感染、判别疟原虫种类、识别疟原虫期和原虫密度。

快速疟原虫抗原检测(RDT)具有检测简便、快速的特点,但不能监测抗疟治疗反应,也不能准确判断疟原虫种类和原虫密度。

疟原虫基因检测具有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