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偏头痛临床研究新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指出,头痛在全世界都被低估、认识不足和治
疗不足口]。偏头痛影响着全球至少10亿人,并造成巨大的全球社会经济
(
负担。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9),偏头痛仍然是全
球第二大致残原因(仅次于腰痛),在50岁以下的女性中仍然是第一位[2-
3]。GBD2019再次表明,与男性相比,偏头痛在女性中更为普遍[4]2023
o
((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关于心血管疾病CVD)预防的指南建议,在
心血管疾病中应考虑先兆偏头痛风险评估⑸。QRISK3评分是一种评估心
血管疾病10年风险的工具,它在评分中加入了偏头痛[6]。偏头痛与心
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定义和患病率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障碍,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中度至重度头痛
发作,持续时间在4至72小时之间[8]。偏头痛可在有先兆和无先兆的
情况下发生,约30%的偏头痛患者患有先兆偏头痛。国际头痛协会头痛分
类委员会将无先兆偏头痛定义为头痛,通常为单侧、搏动性、中度至重度,
因运动而加重,且之1,包括以下症状: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恐音。此外,
先兆偏头痛通常始于视觉、感觉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单侧、完全可
逆的先兆症状,这些症状逐渐发展,随后通常会出现头痛和相关的偏头痛
症状[9-10]。偏头痛的患病率似乎稳定,约15%的普通人群受到影响[11]
然而,由于偏头痛患者不寻求医疗帮助,患病率可能被低估。一份
o
美国15OOO个家庭的调查问卷显示,17.6%的女性和5.6%的男性在前一
年至少报告过一次偏头痛发作。
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2~3倍,35-45岁的人群患病率最高,低收入人
群患病率更高[12-15]发作性偏头痛被定义为每月偏头痛天数和头痛天
o
数<15天。慢性偏头痛定义为头痛≥15天/月,持续时间≥3个月,其中至
少8天/月的偏头痛持续时间≥3个月。偏头痛影响全球1%~2%的人□,每
年2.5%的发作性偏头痛患者发展为慢性偏头痛[8,16-17]。
2病理生理学
2.1遗传学
在最近的一项大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遗传性偏头痛与123个
基因座相关[18-19]。对于没有先兆的偏头痛,已经确定了两种风险变体,
对于有先兆的偏头痛有三种风险变体和对于所有类型的偏头痛有九种风险
变体[19]。在磷酸酶和肌动蛋白调节因子1基因(PHACTR1)φ[20],
(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FHM)是先兆偏头痛的一种亚型,是一种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疾病,在三分之二的病例中,它可以与染色体19p3有关[21-22],
这可能是由1型FHM中CACNA1A基因的9个不同的错义突变引起的
[23]。染色体Iq被ATPIA2基因的另f突变改变[21-23],这似乎也是
2型FHM偏头痛的原因[24]。SCN1A基因也被认为与3型FHM有关
[25]。
血管皮层扩散抑制(CSD)被认为通过短期去极化诱导偏头痛先兆从
枕叶区域以恒定速度向额叶移动的波[26-27]。通过皮层稳态电位的变化,
如钾、一氧化氮和谷氨酸的增加,产生有害刺激皮质血流量起初增加(充
血),之后持续减少(低灌注),从30分钟到6小时不等,然后慢慢恢复
到基线[29-31头痛是由感觉C纤维末端的降钙素基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