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动物生理学模拟题及答案(附解析).docx
文件大小:11.19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7.31千字
文档摘要

动物生理学模拟题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血氧饱和度是指

A、血氧容量占血氧含量的百分比

B、血氧含量占容量的百分比

C、溶解氧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

D、以上全错

正确答案:B

2.成年动物的造血部位主要是在

A、肝脏

B、骨髓

C、脾脏

D、淋巴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成年动物的造血部位主要是骨髓。在胚胎发育早期,造血部位主要是卵黄囊,之后肝、脾等也参与造血,到出生后,骨髓成为主要的造血部位,肝脏、脾脏、淋巴结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恢复部分造血功能,但不是成年动物主要的造血部位。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平台期在时间上大约相当于心电图的

A、P波

B、QRS波群

C、T波

D、ST段

E、QT间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指1期复极化到0mV左右后,膜电位基本停滞于接近0mV的等电位状态,持续100-150ms,心电图ST段是指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时间相当。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因为

A、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

B、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

C、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升高,局部超极化

D、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升高,局部超极化

E、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对Na?通透性升高,导致Na?内流,引起局部去极化。

5.下呼吸道是指

A、鼻、咽、喉

B、鼻、咽、喉、气管

C、气管、细支气管

D、喉、气管、支气管

E、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下呼吸道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鼻、咽、喉属于上呼吸道,气管、细支气管只是下呼吸道的一部分,喉、气管、支气管表述不准确,完整的下呼吸道定义是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6.醛固酮主要由下列哪一部位释放?

A、肾皮质

B、肾上腺髓质

C、肾上腺皮质束状带

D、肾上腺皮质网状带

E、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是保钠排钾,维持水盐平衡。肾上腺髓质主要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网状带主要分泌雄激素等;肾皮质主要是肾脏的实质结构部分,不分泌醛固酮。

7.临床上常将肾上腺素用作强心剂,其作用途径是

A、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

B、肾上腺素与β受体结合

C、肾上腺素与M受体结合

D、肾上腺素与R受体结合

E、肾上腺素与N2受体结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肾上腺素作为强心剂主要是通过与β受体结合,激动β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等,从而起到强心作用。α受体激动主要引起血管收缩等效应;M受体主要参与调节内脏平滑肌、腺体分泌等;N2受体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运动终板,与肌肉收缩有关;而肾上腺素与R受体不是其发挥强心作用的主要结合途径。

8.目前,国际上依照发现顺序用罗马数字命名的因子有

A、11种

B、10种

C、12种

D、13种

正确答案:C

9.吸气时胸膜腔内的压力变化是

A、压力等于大气压

B、负压消失

C、负压减小

D、负压增大

正确答案:D

10.提出“内环境”这一概念的是

A、ClaudeBernard

B、WalterBCannon

C、WilliamHarvey

D、Galen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ClaudeBernard提出了“内环境”这一概念,他认为内环境的稳定是生命能独立和自由存在的首要条件。WalterBCannon提出了稳态的概念;WilliamHarvey发现了血液循环;Galen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11.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不包括

A、调节肌紧张

B、维持平衡

C、协调随意运动

D、直接控制精细运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包括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而直接控制精细运动并不是小脑的主要调节方式,小脑主要是通过对运动的协调和反馈来间接影响精细运动,而不是直接控制。

12.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A、肺通气量

B、肺活量

C、时间肺活量

D、肺泡通气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由于无效腔的存在,每次吸入的新鲜空气不能都到达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肺泡通气量才是真正有效的通气量。肺活量是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它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