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docx
文件大小:41.44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5.12千字
文档摘要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穆志超,梁佳,谢奕

(新疆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43000)

新媒体技术已经融入不同领域,对教育及文化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代大学生属于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互联网的关系较为紧密。因此,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深入性解读,将新媒体思维落实到不同的教育环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搭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避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式的重要基础。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在网络中提取相关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信息筛选能力,根据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及标准进行日常的教育活动,克服在以往教育中存在的弊端[1]。在网络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渠道搜索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并且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学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转变以往的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得到全面的凸显。例如,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可以依托课堂教学活动渗透知识。另外,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搜索到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逐渐丰富当前的思想认知,通过混合式教育模式,真正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网络平台还可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良好的载体,有助于教师更加便捷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效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网络中所传递的信息为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避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过于盲目的问题,进而逐渐优化工作方案,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此外,可借助网络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和思想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效实施。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积极作用非常突出,教师要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特征,新媒体虽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诸多发展机遇,但是也存在诸多矛盾。因此,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辩证地看待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在网络平台中,信息量较为丰富,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在网络中获取信息非常便捷,这导致学生在网络中受到多元信息的影响。一方面会丰富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另一方面,其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对实际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如果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无法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就会导致整体教育效果逐渐降低,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在当前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严重威胁高校教育主体地位的问题。当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并不具备较强的网络教学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仍以线下课堂为主,很难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学生在网络中获取信息的需求逐渐增加,弱化了教师线下开展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作用,甚至一部分学生对教师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疑惑及敷衍的情绪,无法真正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优势。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需要搭建完善的行动学习知识运作体系,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知识之后再融入实践,体现知识本身的价值,为个体发展提供重要的活力。

在新媒体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要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灵活地应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挑战,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掌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制定更加清晰的教育思路,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能够符合相关要求。教师要掌握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利用网络渠道宣传正能量,使教师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在网络中搜索更加丰富的案例,触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心理认同,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到全面优化[2]。

教师要深入不同的网络平台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围绕学生当前的发展需求和价值观念形成特点开展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保证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在后续工作中,教师要加强对我国教育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的深入性解读,明确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职能,并围绕政策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逐渐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相关学校在进行教师管理过程中,也可开展更加科学的培训工作,讲解在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教师更加严谨地对待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明确自身的责任及义务,进一步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提高整体教育效果。

最后,在教育工作中需要创设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利用互联网技术满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