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管理法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1
总则与法律定位
02
证件管理制度
03
出入境检查规范
04
法律责任体系
05
执法监督机制
06
国际合作条款
01
总则与法律定位
立法目的与基本原则
01
立法目的
规范出入境管理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
02
基本原则
依法管理、保护合法、限制非法、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境出境、边境管理、口岸检查等。
适用范围
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携带物品等。
特定对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员、国际组织人员等。
排除情况
法律适用范围界定
主管部门权责划分
主管部门
国家移民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
01
负责出入境管理、口岸检查、签证颁发、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等。
02
执法权限
依法对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携带物品等进行检查、验证、监管等。
03
主要职责
02
证件管理制度
出入境证件申请流程
申请人需要在线或到指定地点填写出入境证件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
填写申请表
审核材料
缴费
领取证件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包括身份证明、照片等。
审核通过后,申请人需要缴纳相关费用。
缴费完成后,申请人可在指定地点领取出入境证件。
护照
护照是出入境必备证件,需妥善保管,不得涂改、损毁或转借他人。
签证
签证是入境许可证明,需在有效期内使用,逾期需重新申请。
旅行证
旅行证是特定国家或地区颁发的入境许可证明,需遵守相关规定。
港澳通行证及签注
港澳通行证是内地居民往来香港、澳门的证件,签注有效期、次数等需关注。
证件种类与使用规范
因过期、损毁、遗失等原因导致证件失效,需及时补办。
证件失效
申请人需到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补办,提交相关材料并重新履行申请手续。
补办程序
在证件补办期间,申请人可申请临时证件用于出入境。
临时证件
证件失效与补办程序
03
出入境检查规范
人员检查程序标准
人员检查程序标准
检查文件
询问入境目的和停留时间
查验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信息
搜查违禁品
护照、签证、入境卡等必要文件,确保旅客的合法入境身份。
确保入境人员与证件信息一致,防止非法入境。
了解旅客的行程安排,预防非法滞留和从事违法活动。
对旅客携带的行李进行X光检查、手工搜查等,查禁走私、毒品等违禁品。
禁止出入境情形条款
涉及国家安全
涉嫌危害国家安全、颠覆国家政权的人员将被禁止出入境。
涉及刑事案件
在刑事案件中未结案或正在被通缉的人员将被禁止出入境。
涉及经济纠纷
存在未解决的经济纠纷或债务问题的人员可能被限制出境。
传染病患者
患有严重传染病,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威胁的人员将被禁止入境。
特殊群体处理机制
外国人入境
外国人入境时需办理签证、居留许可等手续,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
02
04
03
01
旅客携带特殊物品
旅客携带特殊物品(如宠物、枪支、药品等)入境时,需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并接受海关检查。
留学生和外籍工作人员
留学生和外籍工作人员需提供录取通知书、工作许可等证明文件,办理入境手续。
边境地区居民
边境地区居民出入境时,需遵守特殊的管理规定,如通行证制度、边境贸易规则等。
04
法律责任体系
违法行为类型划分
包括未持有效证件、伪造或冒用证件、逃避检查等。
违反出入境管理规定
包括偷越国(边)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等。
非法出入境
包括未按规定办理登记、居留、就业等手续。
违反外国人管理
包括损毁边境设施、非法出入境通道、非法运输违禁品等。
违反边境管理
对轻微违法行为进行口头或书面警告。
警告
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行政拘留。
拘留
对违法行为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罚款
01
03
02
行政处罚措施细则
吊销或收缴与违法行为相关的证件。
吊销证件
04
法律救济申诉途径
行政复议
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诉控告
对违法行为或处罚决定有异议,可以向相关机关进行申诉或控告。
寻求法律援助
在申诉过程中,可以寻求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
05
执法监督机制
执法行为监督体系
外部监督
建立执法部门内部监督机制,对执法行为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执法公正、透明。
层级监督
内部监督
接受公众、媒体、社会组织等外部监督,对执法行为进行评估、建议和举报。
上级部门对下级执法部门进行监督,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合规。
设立专门的投诉电话、邮箱等渠道,方便公众投诉和反映问题。
投诉渠道
对公众投诉进行及时受理,并开展调查、核实工作,确保投诉得到妥善处理。
投诉受理
将投诉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投诉人,并征求其对处理结果的意见和建议。
投诉反馈
公众投诉处理流程
执法信息公开要求
公开执法依据
将执法依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