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中对科研创新能力考查方法的研究
史宝利许苗军宋荣君杨光
[摘要]在研究生教育中,生源质量是决定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探索考查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的新方法,是研究生培养单位提高生源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使用简单的短视频法对化学学科学生进行创新能力预评价,与后期对学生实际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相比较,利用1分钟的短视频与2分钟回答相结合的考查方式,得到了可靠率为64%的预评价结果。短视频预评价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致考查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或创新意识,可作为研究生招生复试阶段考查考生创新能力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创新能力;短视频;基础学科;化学学科
[基金项目]2021年度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研究生教育专项“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复试环节对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方法的研究”(DGYYJ2021-18)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2-0026-04[收稿日期]2022-03-24
一、研究背景
研究生教育肩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研究生教育中,生源質量是决定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招生制度与具体的考查考生科研能力的方法都是影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能否招到合适学生的重要因素。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要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1]。2020年7月29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将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2]。2022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3]。化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探索考查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的新方法是研究生培养单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考查科研创新能力的一般方法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为笔试,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能力和专业素质,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内容和方式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以《东北林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为例(以下简称《复试录取工作办法》),规定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其中专业能力考核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和专业课测试,专业课测试须遵循复试大纲,以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为主,考生参加面试,随机作答。
《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中规定综合素质考核内容应涉及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核;考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对报考专业发展动态了解以及在本专业发展潜力的考核;考生的科研和社会工作能力、实践能力考核;考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考核;人文素质、举止礼仪和表达能力考核等。可见,《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中虽然明确指出要在综合素质考核环节对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考核,但由于同时还存在多项其他考核内容,所以实际上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针对性考核很难开展。
对于化学学科的复试阶段来说,在遵照《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的前提下,一般是通过询问考生是否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实验、是否参与发表过研究论文来进行简单判断,这也是很多招生单位的一般做法。这个方法虽然能够快速掌握考生的科研经历,但考生参加过创新实验并不意味着考生一定具备创新能力,所以该考查方法仍然存在根本性问题,考查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如何设计出能在短时间内判断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针对性的考查方法,仍然是很多招生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三、短视频预评价法
(一)提出新方法的依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4]因此,根据考生对某个现象观察后其所能提出的科研问题的水平,可对考生是否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做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二)实施办法
基于上述观点,在综合考虑复试环节面临的实际工作情况后,拟订实施方案,首先为考生播放一段时长为1分钟的音像短视频,然后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思考后提出与视频内容相关的拟设想开展的科研问题,思考时间不超过2分钟,即考查需要的总时间不超过3分钟。为了避免由于使用过于专业的化学相关素材可能引起的考查偏差,拟订采用与自然生物现象有关的音像视频资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