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软件工程北邮培养方案(3篇).docx
文件大小:40.11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4.43千字
文档摘要

第1篇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工程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北邮”)作为我国信息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本培养方案旨在为北邮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培养路径,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我国软件产业输送优秀人才。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软件工程人才。

2.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掌握软件工程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从事软件开发、设计、测试、维护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3.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软件工程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的人才。

4.培养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国际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

三、培养规格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熟悉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具备软件开发、设计、测试和维护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参与软件工程领域的科研活动;

(4)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国际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

2.素质与修养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4)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适应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

四、课程体系

1.通识教育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

(2)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体育等;

(3)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大学语文、中国近现代史、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

2.专业基础课程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编译原理等;

(2)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

3.专业核心课程

(1)软件设计与开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架构设计、软件工程实践、移动应用开发、Web应用开发等;

(2)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软件质量保证与控制、性能测试等;

(3)软件项目管理与运维:项目管理、软件运维、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等。

4.选修课程

(1)专业选修课: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嵌入式系统、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区块链技术等;

(2)跨学科选修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艺术学等。

五、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中,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设置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3.毕业设计:学生在毕业前完成毕业设计,通过设计、实现、测试等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4.实习实践: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实习、科研院所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六、毕业要求

1.学生应修满规定的学分,取得毕业证书;

2.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和软件工程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3.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软件开发、设计、测试、维护等工作;

4.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适应国际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

七、结语

北邮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培养路径,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素养的软件工程人才。通过本培养方案的实施,北邮将为我国软件产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工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北邮”)作为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本培养方案旨在明确北邮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就业指导等方面,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软件工程人才。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和软件工程基本理论,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进行软件开发、测试和维护的高级软件工程师。

2.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软件工程项目的合作与交流。

三、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