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
期中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2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埃及开罗博物馆,收藏着一件来自5000年前的文物,它就是著名的纳尔迈调色板。下表是关于纳尔迈调色板的相关介绍。这可用来论证,当时埃及()
正面
纳尔迈佩戴象征上埃及的白色王冠,击打俯首称臣的下埃及统治者
荷鲁斯拉住拴在下埃及首领鼻子上的绳索,帮助纳尔迈完成统一大业
顶端
分别雕刻了两个代表哈托尔女神的母牛头,表示纳尔迈的王权得到女神护佑。牛头中间是书写着纳尔迈之名的王宫图标,图标上立着上埃及的保护神荷鲁斯神,意味着纳尔迈的权力来自荷鲁斯神
背面
纳尔迈佩戴下埃及的红色王冠,率领上埃及军队击败下埃及对手。两只象征上下埃及的长颈神兽交缠在一起
A.已经初步实现国家统一 B.实行政教合一
C.深刻受到西亚文明影响 D.社会等级森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纳尔迈佩戴象征上埃及的白色王冠,击打俯首称臣的下埃及统治者”与“纳尔迈佩戴下埃及的红色王冠,率领上埃及军队击败下埃及对手。两只象征上下埃及的长颈神兽交缠在一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面描绘的场景显示纳尔迈穿着上埃及的白冠,正在击败或征服下埃及的统治者,而荷鲁斯神的形象则表示他得到了神的支持和庇护。顶端的哈托尔母牛象征着王权的神圣性和保护。背面则展示了纳尔迈作为征服者的形象,带领上埃及军队对抗下埃及。这些元素共同表明了纳尔迈时期埃及已经开始走向国家统一,A项正确;政教合一主要体现为政治制度与宗教原则的高度结合,但是材料主要表现古代希腊初步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事件,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西亚与埃及之间的交流,以及西亚文明对埃及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主旨“古代埃及的国家统一”,而“社会等级森严”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只要臣服于波斯,不进行反叛活动,大流士一世基本上支持“外人”的宗教信仰,并且还会从国库中拨付款项资助其宗教活动。他给犹太人建设圣殿提供了资金,支持埃兰人的祭祀活动,支持埃及人举行与王权有关的宗教仪式,并为阿蒙神建造了一座庙。这些举措()
A.促进了西亚与北非的文明交流 B.维护了帝国内部权力的平衡
C.利于维护和稳定波斯帝国统治 D.折射帝国宗教多元难以管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间,通过对不同宗教和民族的支持,确实有助于巩固波斯帝国的统治。他允许被征服地区保持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习俗,这减少了民族间的摩擦,增强了帝国的凝聚力。同时,通过资助宗教活动,他赢得了各地人民的好感和忠诚,从而有利于维持帝国的长期稳定,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古代波斯王朝的宗教政策,没有涉及西亚与北非的文明交流,排除A项;帝国内部权力的平衡变现为王权与其他社会权力达成平衡,但是材料主要涉及波斯的宗教,排除B项;材料体现在,大流士一世采取积极开放的宗教政策,说明其宗教多元并且管理得当,排除D项。故选C项。
3.亚历山大大帝东侵过程中,来不及对当地的统治机构进行认真的改造,基本上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马其顿—希腊的因素。因此,亚历山大的帝国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由此可推知,亚历山大东征()
A.维护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B.缓和了不同民族间的矛盾
C.传播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D.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亚历山大大帝的东侵虽然没有彻底改变原有的统治结构,但他在征服的地区引入了马其顿—希腊的文化和管理方式,这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交流,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在亚历山大去世后分裂,没有实现帝国的长治久安,排除A项;材料主旨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不同民族间的矛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将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作对比,无法知晓那个制度更加先进,无法得出“传播了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4.“采邑”,本义为奖赏、恩典,指国王、封建主或教会的赐地、封地。7世纪时,采邑分封既有条件(服骑兵军役)限制,也有时间(个人使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