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类
Tetracyclines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四环素类药物天然四环素:四环素(tetracycline)土霉素(terramycin)金霉素(外用)半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doxycycline,脱氧土霉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minocycline,二甲胺四环素)美他环素(甲烯土霉素)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四环素——药动学吸收-受高价阳离子影响(如Mg2+、Ca2+、A13+及Fe2+等)。-吸收量有一定限度,服药量超过0.5g,血药浓度不再随剂量增加而提高。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并能沉积于骨及牙组织内。排泄-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部分经胆汁排泄,有肝肠循环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四环素——抗菌谱抗菌特点:广谱,快速抑菌药G+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部分葡萄球菌、破伤风杆菌和炭疽杆菌等;G-菌:脑膜炎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巴氏杆菌属、布氏杆菌等及某些厌氧菌(如拟杆菌、梭形杆菌)都有效。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也有抑制作用,还能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注意对绿脓杆菌、结核、病毒与真菌无效。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四环素——抗菌作用机制干扰敏感菌蛋白质合成四环素类可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单位在A位上特异性的结合,阻止aa—tRNA进入该位,从而阻止始动复合物形成及肽链延伸(进位),导致细菌蛋白质合成受阻。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导致胞内核苷酸及其他重要成分外漏,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四环素——临床应用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斑疹伤寒、恙虫病、兔热病、支原体引起的肺炎以及布氏杆菌病、霍乱等为首选药物。其他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感染,因耐药性一般不作为首选,可用新四环素类作次选药螺旋体、放线菌感染的次选药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四环素——不良反应及防治胃肠道反应直接刺激而引起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胀、腹泻等症状二重感染对骨、牙生长的影响-导致牙齿色素沉积、牙釉质发育不全并出现畸形牙。也可引起婴幼儿骨骼生长不全。-妊娠中期到7岁幼儿禁用。肝脏毒性-长期大量应用(每日超过1—2g)可造成严重肝损害。-四环素沉积于肝细胞线粒体引起。过敏反应出血因肠道菌减少,维生素K缺乏引起出血。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定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菌群平衡失调,使原来非致病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疾病,称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常见的二重感染及治疗:-真菌病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多见。表现为鹅口疮、肠炎、心内膜炎;治疗:如二性霉素B。-假膜性肠炎由耐药菌引起,病原体主要是耐药葡萄球菌或厌氧菌,引起肠壁坏死,体液渗出、剧烈腹泻、有脓血、导致失水或休克等症状,甚至死亡。治疗:停药并口服万古霉素或甲硝唑。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多西环素(doxycycline)
(脱氧土霉素、强力霉素)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但抗菌作用强2~10倍,对耐药金葡有效。与天然四环素无交叉耐药。口服吸收快而完全,食物对其吸收影响较小,刺激性较强,宜饭后服。脂溶性高,分布广,脑脊液有较高分布。t1/2较长,服药次数少不良反应轻,肾功能损害者亦可选用。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米诺环素
(minocycline,二甲胺四环素)抗菌作用是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最强的;对耐药菌有效;脂溶性高,吸收完全,且不受食物影响。t1/2长(14小时),分布广,胆汁和尿中浓度比血中高10~20倍,排泄慢。可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与剂量有关。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s)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氯霉素——抗菌作用及机制抗菌谱(广谱)-氯霉素对G+、G-菌及厌氧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G-菌的作用较强。其中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他抗生素强。-对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有效,另外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也有效抗菌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靶位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使肽链延伸受阻,抑制蛋白合成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氯霉素——临床应用用于有特效作用的伤寒、副伤寒和立克次体等极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其他敏感菌感染,包括严重的败血症、脑膜炎。但通常作为最后的选择。眼科用药39.第三十九章广谱抗生素
氯霉素——不良反应造血系统毒性可逆的造血功能紊乱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