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传染病流行病学.pdf
文件大小:2.41 MB
总页数:4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9.43千字
文档摘要

传染病流行病学

赵琦

流行病教研室

背景

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强调

病原体向易感宿主的传播

感染症(病)(infectionsor

infectiousdiseases)强调病原体与宿

主的相互作用

2

背景

传染病流行病学(infectiousdisease

epidemiology)是现代流行病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

我国2001年发病数居前十位的传染病

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

病、麻疹、伤寒、梅毒、肾综合征出血

热、疟疾和猩红热。

3

背景

部分传染病死灰复燃,如结核

新发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HIV,疯牛

病。

在我国存在的新发现传染病包括艾滋

病、莱姆病、O139霍乱、军团病、空肠

弯曲菌肠炎、大肠杆菌O157出血性结肠

炎和新型病毒性肝炎等。

4

背景

新发现的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类:

对原有的疾病发现其病原体而确认为传染病

(如T淋巴细胞瘤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等)

原来早已存在而近来才被发现而确立的传染

病(如军团病、莱姆病、丙型肝炎等)

原来并不存在而是新近出现并被发现和确立

的传染病(如艾滋病、O139霍乱等),该类

又可称为新出现传染病。

5

背景

新出现传染病的发生机制分成两步:

①新的病原体(已知病原体的变异株)或环

境中(尤其是动物)的病原体被引入人群

②新的病原体在新的人群宿主中确立、演化

和进一步传播。

6

背景

这些过程同自然疫源性疾病或野生动物

来源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影响新出现传染病发生的因素包括

生态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人类活动和生活方式

工业和技术的发展

7

背景

再燃的传染病

出现回升或再度流行的传染病

如布氏菌病、血吸虫病、梅毒和淋病等

8

经典传染病流行图

传染作用传染作用